
螺环菌胺多久会在我国有登记?
螺环菌胺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内吸性的叶面杀菌剂,对白粉病特别有效。其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和其他杀菌剂混配以扩大杀菌谱。
一、 市场概述
1. 市场数据信息
螺环菌胺是具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螺环缩酮胺类杀菌剂,对白粉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吗啉类产品具有相似的作用机理而曾被归为吗啉类,对谷物的条锈病、叶锈病和喙孢菌有中等防治效果。2019年该产品在欧盟的登记有效期因评审进度缓慢而被推迟至2023年12月。2005年在中美上市并用在香蕉上,在欧洲、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以商品名Prosper用在葡萄上。2010年住友英国子公司Interfarm在英国获批以Thyme为商品名的螺环菌胺加戊唑醇混剂。2015年拜耳于摩洛哥登记Soligur(螺环菌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用于防治谷物上的多种病害,在厄瓜多尔登记Impulse防治香蕉黑叶斑病;2017年Spirox在克罗地亚登记用于葡萄上;2018年拜耳在俄罗斯本土化生产谷物杀菌剂Falcon(戊唑醇+三唑醇+螺环菌胺)。
2019年螺环菌胺销售额为1.12亿美金,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3.4%。
从2016-2019年的数据来看,螺环菌胺在蔬菜水果板块上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但是谷物上销售额年度波动较大(尤其2017年的谷物销售额锐减是导致复合增长率低的关键原因);而且螺环菌胺除了俄罗斯外,没有一个主力优势市场,考虑到其很大一部分销售额集中在欧盟国家、俄罗斯和代工发达的土耳其;其他国家虽然分布广泛,但是推广登记难度整体较大。
通过出口数据查询,目前俄罗斯、哥伦比亚等国家的螺环菌胺均由拜耳直接进口。俄罗斯的业务模式中,拜耳从德国出口原药,由俄罗斯一家公司加工制剂产品;而乌克兰等国家,拜耳直接出口制剂产品(如PROQUINAZID 40g/L+PROTHIOCONAZOLE40g/L+SPIROXAMINE 200g/L SC;FOLPET 200g/L+SPIROXAMINE 83.3g/L SC等)。
除拜耳外,Arysta也在欧洲加工螺环菌胺500EC产品,除欧洲推广外,也向肯尼亚、菲律宾等国家出口,但是数量很少。
2. 供应链信息
螺环菌胺是典型的可通过中间体A+B代工的产品,但是目前未查到印度或其他国家有代工螺环菌胺的信息。
其中,4-叔丁基环己酮是相对容易获得的中间体,农药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外购获取;另一个中间体3-(N-乙基-N-正丙胺)-1,2-丙二醇,此产品合成的前体原料为环氧丙醇、N-乙基正丙胺、甲基异丁基酮。考虑到螺环菌胺本身体量不大,以上中间体似乎都不是特别稀缺的原材料。
目前国内仅有陕西恒润常年生产螺环菌胺,并持有多项螺环菌胺合成专利,其年产能在300吨,2022年下半年将扩展到500吨。但是从2020年的“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新型绿色农药杀菌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前公示”文件上看,提到的原药为:“咯菌腈100t/a、苯氧喹啉200t/a、环酰菌胺300t/a、氟硅唑500t/a、嘧菌环胺500t/a、吡丙醚300t/a”,并没有螺环菌胺产品。也就是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螺环菌胺在中国会处于无证状态。
二、 市场情况
螺环菌胺市场分布广泛,全球总销售额在3500~4000吨折百量,目前市场和价格均较稳定,缺乏增长但也没有显著的下滑趋势或监管风险。螺环菌胺的核心销售区域为东欧与欧盟国家;而相对门槛较低的主要市场国家为菲律宾、南非、乌克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主要作物为谷物(以500EC单剂为主)和蔬菜水果(以混配制剂为主)。
1. 工艺与产业链情况
螺环菌胺比较容易通过A+B中间体加工的模式形成原药产能。目前拜耳螺环菌胺均在欧洲合成,企业在考虑原药项目时,叔丁基环己酮可以考虑外购,但3-(N-乙基-N-正丙胺)-1,2-丙二醇必须有稳定的供应来源或自产。
2. 登记情况
国内目前无登记,未来主要看国内企业在2022年有无专供出口登记规划,若无,则此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无国内登记;在海外登记层面,通过欧盟2020年的再评估决议,螺环菌胺在风险评估层面没有禁限用风险,且核心中间体均已做毒理学评估,没有风险危害,这对未来全分析的规格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方便。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