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吡唑醚菌酯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6-5 17:13:18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庆伟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凯润、百克敏、唑菌胺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应用于菜园(包括黄瓜、大葱、番茄、辣椒、芥蓝、青花菜、芦笋、姜、西葫芦、苦瓜、豇豆、白菜)、果园(包括香蕉、葡萄、苹果、柑橘、西瓜、草莓、桃、芒果、甜瓜、枣、梨、杨梅、荔枝、火龙果)、大田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花生、棉花、烟草)、中药材(包括金银花、石斛、芍药、三七、人参)、花卉(包括菊花、观赏月季)和茶树等作物防治真菌病害,对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效较好。其杀菌谱广,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增效、内吸活性,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消除或减轻病菌对作物的胁迫,从而使作物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下面,本文汇总了高效广谱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仅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情况

(一) 我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登记总体情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的选择性内吸杀菌剂,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已成为全球应用较普遍的杀菌剂。截至2023年3月1日,在我国登记有效期内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品共有1773个,涉及12种主要品种(见表1),其中吡唑醚菌酯产品占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总数的41.29%。

(二)我国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现状

据农信传媒统计,截至2023年3月2日,有效期内的国内登记的吡唑醚菌酯产品732个,其中原药(TC)77个(见表2),制剂655个(见表3);低毒631个,中等毒73个,微毒28个;PD农药729个,EX农药3个。

1. 原药的登记

巴斯夫欧洲公司于2005年2月19日在我国首次临时登记吡唑醚菌酯原药(总有效成分含量为95%),时隔10年后有大量的原药产品进行登记,2015年产品登记微火,有23个,后缓慢回落,2019年后无原药登记。有效期内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8%含量54个,97.5%含量22个,97%含量1个;按毒性等级划分为低毒47个,中等毒30个;境外企业2家,境内企业75家(其中:江苏企业22家,河北、山东各8家,浙江6家,陕西、内蒙古各4家,江西、安徽各3家,四川、上海、宁夏、辽宁、广东、湖北各2家,河南、湖南、山西、重庆、黑龙江各1家。)

2. 制剂登记

从产品数量来看,有效期内的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登记共批准655个,有单剂218个,混剂83种437个(见表4);低毒584个,中等毒43个,微毒28个。相比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较多,其中二元复配产品75种425个、三元复配产品8种12个。2005年4月13日巴斯夫欧洲公司首先获得吡唑醚菌酯制剂的临时登记,登记的产品为250克/升乳油。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正式登记数量从2015年起显著增加,攀升到15个,获批证件的高峰时间是2017年、2018年,2019年产品登记回调,2020年后产品登记再次进入小幅上升通道,2022年开始转向仅限出口农药登记。

从登记剂型来看,在登记的655个制剂产品中,剂型类别上共有19种剂型(见图1),悬浮剂(SC)的登记数量位居第1位,有336个产品,占比51%,水分散粒剂(WG)的登记数量居第2位,有147个,占比22%,其后乳油(EC)、水乳剂(EW)、可湿性粉剂(WP)、种子处理悬浮剂(FS)、微乳剂(ME)的登记数量均超过了10个。

从登记作物来看,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在76种栽培类型上,在黄瓜上的登记数量是197个,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香蕉[含香蕉、香蕉(果实)、香蕉树]147个、小麦112个、葡萄106个、苹果树105个、柑橘(含柑橘、柑橘树)54个、玉米50个,排在后面的是马铃薯47个、葱(含葱、大葱)42个、西瓜32个、花生23个、番茄22个、辣椒(含苗床辣椒)20个、草莓19个、金银花17个,紧接着芥蓝、青花菜、芦笋、石斛、桃树、蒜薹、芒果(含芒果、芒果树)和草坪均超过了10个。其中:个别吡唑醚菌酯生产企业在香蕉、黄瓜、苹果树、芒果树、玉米、白菜、茶树、草坪、大豆、西瓜上进行了登记,有的苯甲·吡唑酯生产企业在桃树、梨树、柑橘树、香蕉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醚·戊唑醇生产企业在柑橘树、贝母、麦冬、小麦、三七、百合、人参、玉米、苍术、草坪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醚·氟环唑生产企业在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烯酰·吡唑酯生产企业在马铃薯、黄瓜、甜瓜、辣椒、荔枝树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醚·氟酰胺生产企业在葡萄、番茄、香蕉、草莓、西瓜、辣椒、马铃薯、黄瓜、芒果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氯氟醚·吡唑酯生产企业在香蕉树、马铃薯、番茄、苹果树、柑橘树、芒果树、黄瓜、葡萄、西瓜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登记防治对象来看,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在170个防治对象上,其中黄瓜霜霉病的登记数量是125个,处于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香蕉叶斑病87个、小麦赤霉病56个、葡萄霜霉病54个、黄瓜白粉病47个、苹果树斑点落叶病47个、香蕉黑星病42个,排在后面的是玉米大斑病36个、柑橘树炭疽病28个、小麦白粉病26个、马铃薯晚疫病26个、葡萄白粉病22个、苹果树褐斑病20个、葡萄灰霉病20个、大葱霜霉病18个,接着西瓜炭疽病、小麦锈病、苹果树炭疽病、苹果树轮纹病、马铃薯早疫病、大葱紫斑病、辣椒炭疽病、金银花白粉、芥蓝霜霉病、青花菜霜霉病、芦笋褐斑病、石斛炭疽病、蒜薹(贮藏期)灰霉病均超过了10个。其中,有的吡唑醚菌酯生产企业在枸杞白粉病、苹果树褐斑病、香蕉叶斑病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醚·戊唑醇生产企业在小麦赤霉病、柑橘树树脂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醚·锰锌生产企业在柑橘树疮痂病、甜瓜霜霉病、草莓炭疽病、豇豆锈病、草坪褐斑病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吡醚·咯·噻虫生产企业在小麦纹枯病和蚜虫、花生根腐病和蛴螬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吡唑醚菌酯·噻虫嗪生产企业在水稻恶苗病、蓟马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吡唑酯·咯菌腈·噻虫嗪生产企业在玉米茎基腐病、灰飞虱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登记企业来看,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生产企业共278家,分布在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6家,其中山东省的企业数量70家,排名第一,占比为25.36%;江苏省的企业数量40家,排名第二,占比为14.49%;河北省的企业数量32家,排名第三,占比为11.59%,河南省(31家)、江西(16家)、浙江省(15家)、陕西省(15家)、安徽省(11家)、广东省(10家)、上海市(8家)等地区企业家数均超过了7家。除中国企业外,还有1家美国企业(美国默赛技术公司)、1家德国企业(巴斯夫欧洲公司)也在中国进行了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登记。

从登记仅限出口农药来看,我国企业已关注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的出口业务,2022年10月9日,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首开吡唑醚菌酯出口创汇先河。目前,出口吡唑醚菌酯产品有3个,单剂1个、混剂2个,出口企业3家,其中山东、江苏和浙江企业各1家。仅限出口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登记情况见表5。

二、总结与展望

从制剂产品登记趋势来看,相比单剂,吡唑醚菌酯混剂产品登记呈快速增长态势(见图2)。2016-2023年(3月2日),吡唑醚菌酯的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分别由38个增长至218个、25个增长至437个,分别增长6.73倍、16.48倍,8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40%、42.99%,特别是2017年、2018年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登记产品数量分别为146个、260个,分别占单剂、混剂总数的66.97%、59.50%,年均登记数量分别为73个、130个。

吡唑醚菌酯与现有登记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植保市场上防治黄瓜、葡萄、大葱、芥蓝、青花菜上的霜霉病及小麦、苹果、西瓜、草莓、枸杞、金银花白粉病等病害的重要药剂。目前登记的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黄瓜、香蕉、苹果、葡萄、柑橘为主,防治的主要病害是真菌中的一部分病害,对于樱桃、黄皮、番石榴、高粱、青稞、豌豆、石榴、枇杷、槟榔、茭白等其他作物病害的防治,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市场前景看好。吡唑醚菌酯制剂产品中,环境友好型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种子处理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等剂型产品仍有开发空间。

综上所述,吡唑醚菌酯作为一种抑制线粒体呼吸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粮农、果农、瓜农、菜农、棉农、花农的欢迎,特别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青睐,且随着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证件的增加、应用作物范围的拓展、新剂型产品的开发、混剂产品应用的深入、防治对象的扩展,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在未来植物保护市场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农药市场分析人士郑庆伟表示,随着我国大棚春黄瓜花期至采收期(4-5月)、香蕉营养生长期至生殖生长期(4-6月)、辣椒移栽期至生长结果期(4-8月)、棉花播种期至移栽期(4月中下旬至5月)、大棚春番茄移栽期至收获期(4月中下旬至7月)、梨树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4月中下旬至8月)、桃树幼果期至果实生长期(4月下旬至5月)、草莓开花结果期至成熟期(4月下旬至5月)、芒果果实形成期至果实膨大期(4月下旬至6月)、烟草移栽缓苗期至旺长期(4月下旬至6月)、荔枝果实发育期至成熟采收期(4月下旬至6月)、柑橘现蕾期至果实膨大初期(4月下旬至8月中旬)、马铃薯播种期至结薯期(4月下旬至8月)、西葫芦移栽期至结果期(4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春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扬花期(5-7月)、葡萄开花期至果实着色期(5-7月)、花生播种期至花针期(5-7月)、苦瓜播种期至开花结果期(5-7月)、姜幼果期至旺盛生长期(5-8月)、北方水稻苗期至抽穗期(5-8月)、春大豆播种期至开花期(5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苹果生理落果期至早熟品种成熟始期(5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晚西瓜播种期至生长期(6月上中旬至8月)、秋白菜播种期(7月上中旬)、春玉米抽穗期至吐丝期(7月中旬至7月下旬)、秋大蒜播种期(9月至10月初)的到来将会对杀菌剂有一定的需求或有拉动,届时吡唑醚菌酯及其复配剂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