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年产50000吨草甘膦两大关键中间体项目拟新建!更多农药产品新建、登记及市场动向......

发布时间:2025-8-7 10:03:31 来源:李祝明、公司公告、农药资讯网,农药市场信息综合整理

编者按:如果企业是一棵大树,那么产品就是企业的根和生命之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的竞争。因此,如何更好地捕获、掌握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各种有价值的产品信息,如何研发、生产、登记和推广应用好一个产品,这些对企业都至关重要。我们将在每周日汇总推出行业和企业热点和重点产品有关新建、登记、市场和应用的最新动态,以供企业决策和经营。


一 周 农 药


年产50000吨草甘膦两大关键中间体项目拟新建

2025年7月21日,新疆诺瑞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肥料、5.5万吨农药及5.3万吨化工产品综合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在相关网站公示

公司拟新建的年产45万吨肥料、5.5万吨农药及5.3万吨化工产品综合生产项目于2025年1月16日取得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备案证明(2501161257652900000224)。项目总投资28,500万元,位于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项目拟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的污染物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项目拟建设水溶肥生产线2条,建设复合肥生产线1条,有机肥生产线1条;新型药肥颗粒剂生产线1条、复配环保型农药生产线17条;双甘膦生产线1条、精细化工原料亚氨基二乙酸1条、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线6条。

本项目拟生产的5.5万吨农药主要包含:药肥颗粒剂5万吨/年、20%草铵膦水剂200吨/年、10%精喹禾灵乳油200吨/年、30%烟·硝·莠可分散油悬浮剂200吨/年、30%草甘膦水剂1,000吨/年、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300吨/年、36%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300吨/年、22%苯醚·咯·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600吨/年、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350吨/年、0.5% 24-表芸·噻苯隆可溶液剂200吨/年、5%阿维菌素水乳剂200吨/年、生物菌剂650吨/年、22%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50吨/年、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吨/年、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吨/年、10%赤霉·胺鲜酯可溶粒剂50吨/年、1%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颗粒剂400吨/年、0.5%噻虫胺颗粒剂400吨/年。

项目拟生产的5.3万吨化工产品主要包含:正辛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柠檬酸盐(粉剂)500吨/年、丁二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粉剂)500吨/年、N,N-二乙氨基乙醇萘乙酸酯500吨/年、对氯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500吨/年、2-(对硝基苯氧基)三乙胺500吨/年、[2-(3,4-二氯苯氧基)乙基]吡啶500吨/年、98%双甘膦20,000吨/年、亚氨基二乙酸30,000吨/年。

项目产品中双甘膦、亚氨基二乙酸均是亚氨基二乙酸法(IDA法)合成草甘膦的关键中间体,其中,亚氨基二乙酸可直接用于合成双甘膦,三者构成“亚氨基二乙酸→双甘膦→草甘膦”的合成链条。

表1 本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年产12万吨原药/中间体及农药复配扩建项目公示

近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商河分局受理并公示《山东奥坤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0,000吨绿色环保原药/中间体及农药复配扩建项目(一期)》项目。

项目建成后年产原料药/中间体2万吨、农药复配制剂10万吨。本项目包括4座生产车间以及配套的仓库、罐区、事故水池、办公区域及相关环保设施。主要产品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水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乳剂,总产能为100,000t/a。

该项目为2025年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石化化工行业)。


二氯异噁草酮、氯氟联苯吡菌胺等原药项目拟建

2025年7月17日,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化“转型升级”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在相关网站公示。

项目名称: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化“转型升级”项目。

项目概要: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1218号。公司拟投资2,0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改建深化“转型升级”项目,该项目于2025年4月取得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颁发的《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号:常工信备〔2025〕4号)。

项目拟削减原有730吨/年生产规模的原药,调整出来的生产规模用于生产市场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包括18个农药原药及34个农药制剂。公司通过淘汰现有部分产品或压缩部分产品产能,以腾出设备生产能力接纳本项目,项目建成后全厂农药原药生产规模保持不变,新增1,980吨/年农药制剂,其中,农药原药生产依托现有农药原药车间及设备,农药制剂生产依托现有农药制剂车间及设备,改建项目实施后全厂不新增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

年产730吨18个农药原药包括:啶磺草胺(40吨/年)、甲磺草胺(60吨/年)、苯嘧磺草胺(30吨/年)、噻酮磺隆(20吨/年)、氟嘧啶草醚(50吨/年)、丁氟消草(20吨/年)、砜吡草唑(100吨/年)、氨唑草酮(60吨/年)、二氯异噁草酮(60吨/年)、咪唑烟酸(20吨/年)、咪唑乙烟酸(20吨/年)、丙硫菌唑(40吨/年)、氟唑菌酰胺(60吨/年)、氟吡菌酰胺(50吨/年)、氯氟联苯吡菌胺(30吨/年)、嘧菌酯(30吨/年)、氟酰脲(20吨/年)、噻虫胺(20吨/年)。

年产1,980吨新增农药制剂包括:300吨/年可分散油悬浮剂、50吨/年种子处理悬浮剂、80吨/年可湿性粉剂、500吨/年颗粒剂、50吨/年水分散粒剂、800吨/年可溶液剂、100吨/年乳油、100吨/年悬浮剂。



山东滨农研发的新型苯甲酰吡唑类除草剂——噁唑磺草酮

噁唑磺草酮(prochlorosulfone)是山东滨农2023年研发的新型苯甲酰吡唑类除草剂,从结构上看其与清原农冠苯唑氟草酮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吡唑环1位上甲基和3位上环丙基的替代和苯环4位上噁二唑环的替代。据研究表明,噁唑磺草酮可被开发用于甘蔗、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用以防除稗草、马唐、苘麻、龙葵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活性高,用量低,对作物安全等特点。


01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prochlorosulfone

中文名称:噁唑磺草酮

化学名称:4-{2-氯-3-[(5-甲基-2-氧亚基-1,3,4-噁二唑-3(2H)-基)甲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3-环丙基-1-甲基-1H-吡唑-5-基 5-氯-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酸酯

分子式:C25 H24 Cl2 N6 O7 S

相对分子质量:623.462

CAS登录号:3023924-34-4

结构式:


三维结构式:



02 作用机理

推测噁唑磺草酮属于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通过抑制植物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最终影响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导致叶片发黄、发白,影响植物体内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最终导致植物枯萎或死亡。


03 应用

应用作物:玉米、水稻、甘蔗等,实际应用或生测条件下,若有药害可通过尝试添加解毒喹、吡唑解草酯等提高安全性。

靶标杂草:稗草、马唐、苘麻、龙葵等

可开发剂型:200g/L噁唑磺草酮OD

试验数据:试验表明噁唑磺草酮在水稻和玉米2-3叶期以37.5、75、150、300g a.L/ha剂量下茎叶喷雾处理,对水稻和玉米安全。


04 专利情况

2023年11月山东滨农在国内申请了基于噁唑磺草酮(化合物201)在内的恶二唑酮类化合物专利,并在第二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了化合物专利。

专利名称:恶二唑酮类化合物、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号:CN202311532732.0

申请日:2023.11.17

公开号:CN117247363A

当前权利人: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恶二唑酮类化合物、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本申请将苯甲酰类化合物苯环上磺酰基和Cl之间的位置采用式(a)所示的恶二唑酮基团取代,得到恶二唑酮类化合物,其不仅对多种杂草具有意想不到的高除草活性,对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也较为安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低剂量下可以有效地控制稗草、马唐、苘麻等杂草,获得很好的除草效果,同时对作物较为安全。


05 合成路线

以市售的3-溴甲基-2-氯-4-异丙磺酰基苯甲酸和5-甲基-1,3,4恶二唑-2(3H)-酮为起始原料制备,合成路线如下:



06 复配推介

噁唑磺草酮目前的推广方向暂不明确,应用场景可能是甘蔗、水稻、玉米等作物,在甘蔗区可复配氯吡嘧磺隆、甲磺草胺、三氯吡氧乙酸、氰草津、莠灭净等提高对香附子、铁苋菜等在内的莎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水稻上可参考吡唑喹草酯和三唑磺草酮,复配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苄嘧磺隆、丙草胺、氯氟吡啶酯、敌稗等;玉米田可复配常规三嗪类莠去津、特丁津等。


07 前景展望

苯甲酰吡唑类除草剂是近几年各企业开发的热点,特别是国内创新企业,清原农冠、山东先达等国内企业所开发的如三唑磺草酮、苯唑氟草酮、双唑草酮、环吡氟草酮、吡唑喹草酯等产品市场表现格外亮眼,对国内仿制企业而言,磺酰草吡唑、吡唑特、苯唑草酮、吡唑草酯等仍旧有巨大的开发空间。滨农与诚汇所开发的噁唑磺草酮和苯噁吡草酮(现已转让给科赛基农进行商业化开发)无疑是后苯唑环磺时代国内最值得关注的创新化合物。推测噁唑磺草酮的合成成本要高于苯噁吡草酮及其他苯甲吡唑类化合物,所以在工艺放大与市场推广上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性,随着滨农甘肃环磺酮项目的开展,有望共用部分关键中间体。市场方面,在登记、制剂剂型优化开发、应用作物安全性、复配灵活性、抗性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投入。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