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氟啶虫酰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4-22 16:00:15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进伟

刺吸性害虫是危害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在过去30多年,新烟碱类杀虫剂一直是防治粉虱、飞虱和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最有效的一类药剂。但是由于长期使用,有些农药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高蜂毒”一直制约着这类杀虫剂的发展。市场亟需一类新作用机理的药剂替换或者交替使用,氟啶虫酰胺的进一步开发适逢其时。2021年6月18日葡萄牙紧急授权杀虫剂Teppeki(氟啶虫酰胺)用于防治非洲木虱。

笔者观察到自2021年以来,氟啶虫酰胺的登记呈爆发式增长,截止到目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的第10批拟批准登记产品,氟啶虫酰胺共获得78个新登记,具体见图1。

氟啶虫酰胺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或烟酰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分子中既含有三氟甲基,又引入了烟碱胺结构。其化合物专利申请于1993年7月23日,并已于2013年7月22日专利到期,欧洲专利对应的SPC也已于2018年7月15日到期。


市场开发

1. 合作开发

多年来,石原产业株式会社采取了广泛合作的方式积极开拓氟啶虫酰胺的全球市场。

2001年,石原产业和美国富美实公司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富美实获得了氟啶虫酰胺在美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的开发与销售权。

2004年,石原产业与韩国东部韩农株式会社(Dongbu Hannong Chemical)签订了范围广泛的合作联盟协议,为氟啶虫酰胺在韩国的销售打下基础;

2005年,氟啶虫酰胺在法国和荷兰取得登记。由比利时Belchim作物保护公司负责在欧洲市场的开发,其商品名为Teppeki。

2006年,石原产业与印度联合磷化物公司(UPL)达成了氟啶虫酰胺的生产和销售协议,磷化物公司负责在印度销售该杀虫剂。2006年氟啶虫酰胺随即开始在印度正式试验,用于棉花、蔬菜上防治蚜虫和粘虫。

2. 登记及上市

氟啶虫酰胺于1998年开始进行正式药效试验;2000年,首次被M. Morita等在英国布赖顿植保会议上报道;2003年9月26日,首先在美国取得登记,同年上市;2005-2008年,在法国、英国、荷兰、韩国、巴西、中国、意大利等国登记和上市。2010年9月1日,氟啶虫酰胺被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条例 (1107/2009) 已登记有效成分名单,有效期至2023年8月31日。时至2021年10月13日,氟啶虫酰胺已在欧盟26个成员国取得登记。迄今,氟啶虫酰胺已在全球40国多个登记和上市,市场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和拉美等地区。

商品名主要有Teppeki(英国、荷兰、意大利),Carbine(美国)、Aria(美国)、Beleaf(美国),Setis(韩国),Turbine(美国、巴西和哥伦比亚),Ulala(日本、印度)、Urara Kunjozai(日本),铁壁(中国),Mainman(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Hinode(英国),Pekitek(英国)。

时至2021年10月13日,我国氟啶虫酰胺登记的有效证件有84个。其中,原药11个,单剂17个,复配制剂56个。

单剂主要有8%、10%、20%、25%、30%、50%等含量,复配主要和啶虫脒、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丙醚、呋虫胺、虫螨腈、螺虫乙酯、氟啶脲、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异丙威等复配,剂型主要为悬浮剂33个、水分散粒剂31个、可分散油悬浮剂6个、悬乳剂1个、可湿性粉剂2个等。单剂及复配产品的防治对象包括黄瓜蚜虫、蓟马,甘蓝蚜虫、蓟马,枣树蚜虫,苹果树蚜虫,水稻稻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茶树茶尺蠖、茶小绿叶蝉,马铃薯蚜虫等。


市场概况

从作物分布来看,氟啶虫酰胺目前全球市场主要分布于2个主要的使用领域:

水果、蔬菜:1780万美元,主要是欧洲地区。

棉花:1583万美元,主要是亚洲地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氟啶虫酰胺目前全球市场主要分布于2个主要的市场(亚洲和欧洲)。

亚洲:主要用于棉花,其次是水果、蔬菜、仁果类。

欧洲:主要用于水果、蔬菜,其次是仁果类、马铃薯。

北美:水果、蔬菜、棉花均有涉及。

拉美:主要用于棉花。

中东非洲:相对来说,使用不是很广,主要是非作物上的使用。

据石原预测,氟啶虫酰胺年销售额至少达0.50亿美元,现如今这个目标早已实现。2019年,氟啶虫酰胺的全球销售额为6037万美元,2013-2019年的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为5.9%。


中国出口情况

1. 氟啶虫酰胺原药出口情况

氟啶虫酰胺原药出口7个国家,主要以98.5%含量为主,2020年原药出口额为195万美元,出口量为14.1吨,其中98.5%含量占出口总额的83.2%。

原药出口目的地国家:第一名巴基斯坦,其次是韩国、越南等。

2. 氟啶虫酰胺制剂出口情况

氟啶虫酰胺制剂共出口到6个国家。主要制剂出口目的地国家:巴基斯坦和赞比亚,以单剂(50%氟啶虫酰胺WDG)为主。


前景展望

氟啶虫酰胺作用机理独特,与所有传统的杀虫剂都不一样,它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对这些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

氟啶虫酰胺对蜜蜂安全,对环境友好。据有关数据表明,防治蚜虫的药剂对蜜蜂的毒性次序为: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氯噻啉>啶虫脒>噻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自2013年起,以欧盟为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传统新烟碱类杀虫剂实施禁限用政策,为氟啶虫酰胺腾出了部分市场空间。

氟啶虫酰胺化合物专利早已到期,合成工艺越加完善,国内仿制企业大批涌现,将会拉低整体氟啶虫酰胺制剂价格。尽管有来自跨国公司开发的专利产品的竞争升级,但是这些产品仍在推广与开发阶段,专利到期日尚早(如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2027年专利届满;三氟苯嘧啶,2030年专利届满等)。而且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已有国家开始禁用(自2020年1月1日起,法国基于这两个产品对蜜蜂可能有风险而禁用);据现有报道,三氟苯嘧啶目前主要用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因此未来5~10年,氟啶虫酰胺还有相当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跨国公司新市场开发以及越来越多国内公司的参与,并且协同增效复配产品的陆续上市必定会给氟啶虫酰胺带来新的机会和活力。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