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草甘膦原药报价破3万,部分企业现有库存制剂产品已全面告急!
近期草甘膦市场强劲,价格持续拉涨。
据百川盈孚消息,截止到7月13日,95%原粉供应商谨慎报价,市场成交参考2.9-2.95万元/吨,高端价至3万元/吨。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轮上涨行情得以持续,其主要原因是受海外需求拉动、国内开工低位、原料价格上涨支撑。
从需求端看,南美、东南亚、欧洲、非洲均有订单下发,国内制剂商、贸易商拿货积极。而供应端,西南个别工厂持续检修状态,多数工厂仍低负荷开工,企业惜售,市场可售现货紧张。从成本端看,上游黄磷价格持续上涨至23300元/吨以上,甘氨酸价格盘整,成本面给予草甘膦较强支撑。
从预期看,需求回暖、供应偏紧、成本支撑,后市行情仍然保持上行态势。
受原药价格上涨影响,国内草甘膦制剂需求强劲。国内制剂厂因前期备货普遍谨慎,市场行情开启后,又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体行业库存持续下行。据新安供应链中心反馈,新安现有库存制剂产品已全面告急!下游渠道新单下发,排单已到8月底。
相关业内人士观点如下:
1. 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供给主要取决于开工率和库存。
据百川盈孚,截至2023年7月初,我国草甘膦产能合计81万吨/年。国外产能方面,拜耳(孟山都)拥有37万吨/年IDA法的草甘膦产能,全球产能共计118万吨。在建产能方面,目前国内只有润丰股份拥有2.5万吨/年的在建产能,预计2024年投产,供给端增量有限。2023年上半年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下行,库存维持高位,目前已有所改善。据百川盈孚,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产量约22.85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31.565万吨)减少8.715万吨,减幅27.61%;
与此同时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2023年上半年国内草甘膦行业开工率每月均不及60%。伴随开工率下行的是库存提升,据百川盈孚,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在2023年5月12日达到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达8.6万吨,同期海外终端库存也处于高位。
受库存高企及需求疲软影响,2023年上半年主流采购市场以消化库存为主,草甘膦市场价格也随之走低。2023年6月国内草甘率行业开工率为56%,截至7月7日国内草甘膦工厂总库存为5万吨,均较前期有所改善。
2. 需求端:短期国内外补库需求回升,中长期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
短期看,6月以来,草甘膦市场交易有所回暖,主流企业库存减少,供应商多惜售推涨,下游制剂商、贸易商抄底拿货,采购积极,国内订单增加。同时,草甘膦价格下行叠加汇率走贬使得草甘膦出口价格优势显现,海外拿货需求增加,而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草甘膦平均70%-80%都用于出口。
中长期看,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将大幅拉动草甘膦使用量。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1.9亿公顷,其中80%-90%的转基因作物均耐草甘膦。近年来,国内转基因育种政策持续出台,商业化即将落地,有望拉动草甘膦需求增长。
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转基因作物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等优势将逐步显现,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将带动转基因作物面积增长,长期看将拉动草甘膦除草剂的需求增长。
3. 价格端:上半年原料价格走跌,近期成本端支撑有所增强。
甘氨酸路线原材料主要包括甘氨酸、甲醇、黄磷、多聚甲醛、液氨等,原材料在总成本中占比约85%~90%,草甘膦和甘氨酸价格联动性较强。2023年上半年,上游黄磷、甘氨酸、亚氨基二乙腈、双甘膦等重要原料价格整体呈跌势,草甘膦成本下降。
进入夏季,高温或会出现企业限电情况,不仅会导致黄磷价格推涨使草甘膦成本走高,也会导致草甘膦本身开工受限供应减少,从而在成本及供应双重利好条件下支撑价格上涨。如无限电情况,夏季高温也是企业检修高发期,产量快速扩张存在一定约束。
甘氨酸方面,据百川盈孚,甘氨酸价格自6月份以来平稳运行,当前甘氨酸供需较为稳定,库存较年初有所下降,成本端近期上游醋酸价格有所上调,甘氨酸成本走高,进而支撑下游草甘膦价格上行。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