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嘧菌酯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
嘧菌酯(azoxystrobin),又名阿米西达,属于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主要应用于水稻、玉米、小麦、花生、黄瓜、辣椒、马铃薯、西瓜、甜瓜、哈密瓜、杨梅、枇杷、柑橘、草莓、荔枝、葡萄、香蕉、枸杞、观赏菊花等作物,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特效,如稻瘟病、纹枯病、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立枯病、霜霉病、疫病等大部分病原菌均具有优秀的活性。本文汇总了高效广谱性杀菌剂嘧菌酯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供大家参考。
据农信传媒统计,截至2022年8月27日,我国批准登记的有效期内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产品共有635个,其中原药(TC)73个,制剂562个;根据毒性划分低毒产品576个,微毒产品56个,中等毒产品3个;杀菌剂产品624个,占登记总数的98%,其次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虫/杀菌剂)6个,杀菌剂/杀虫剂5个。
一、 原药登记
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8日在我国临时登记首个嘧菌酯原药(总有效成分含量为93%),后去临转正,原药登记数量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2012-2017年产品登记一度火爆,达71个,2017年后无原药登记。嘧菌酯原药产品的登记年份和数量见图1。
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8.6%含量1个,98%含量33个,97%含量12个,96.5%含量1个,96%含量4个,95%含量19个,93%含量3个;低毒53个,微毒20个;境外企业3家,境内企业68家(其中:江苏企业23家,浙江企业10家,山东企业8家,上海、四川、内蒙古和安徽企业也都超过了2家)。境内原药产品登记领先省份的部分企业情况见表1。
二、 制剂产品的登记
从制剂产品登记数量来看,嘧菌酯制剂产品登记共批准562个(见图2),有单剂209个,混剂57种353个;低毒产品523个,中等毒产品3个,微毒产品36个;杀菌剂产品551个,杀虫剂/杀菌剂6个(含杀虫/杀菌剂2个),杀菌剂/杀虫剂5个。相比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较多,其中二元复配产品43种409个、三元复配产品14种44个。2001年4月8日,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首个获得嘧菌酯制剂临时登记,产品为250克/升悬浮剂。制剂产品登记数量总体呈平稳上升态势,正式登记数量从2012年起显著增加,达到17个;2013-2018年产品登记火热,有481个,占登记总数的85%;2019年产品回调后,2020-2022年产品登记再次进入上升通道。嘧菌酯混剂产品的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见表2。
从产品登记剂型来看,在登记的562个制剂产品中,剂型类别上总共有15种剂型,悬浮剂(SC)的登记数量最多,有373个产品,占比为66.37%;水分散粒剂(WG)的登记数量次之,有88个,占比为15.65%;其后悬浮种衣剂(FSC)27个、种子处理悬浮剂(FS)24个,紧接着颗粒剂(GR)17个、悬乳剂(SE)15个、可湿性粉剂(WP)10个,其余的剂型,如超低容量液剂(UL)、乳油(EC)、微囊悬浮剂(CS)、微囊悬浮-悬浮剂(ZC)、微乳剂(ME)、展膜油剂(SO)、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CF)的登记数量均为1个。
从产品登记作物来看,嘧菌酯登记在67种栽培类型上。在水稻上的登记数量是197个,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占总数的18.24%,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黄瓜[含黄瓜、黄瓜(保护地)]149个、葡萄73个、西瓜64个、马铃薯63个、香蕉39个、番茄35个、草坪34个、玉米31个,占比分别为13.76%、6.75%、5.92%、5.83%、3.61%、3.24%、3.14%、2.87%,排在后面的是花生30个、莲藕29个、黄芩和板蓝根各26个、小麦23个、杨梅(含杨梅树)21个、枇杷(含枇杷树)19个、火龙果(温室)和辣椒各18个、柑橘(含柑橘树)和芋头各14个、姜13个、山药和枸杞各12个、金银花和棉花各10个,紧接着草莓9个、芦笋8个、蕹菜和荔枝(含荔枝树)各7个、观赏牡丹和蔷薇科观赏花卉及芒果(含芒果树)各6个、观赏菊花5个、大豆4个,随后豇豆、菊科和蔷薇科观赏花卉、人参、枣树各3个,花椰菜、西葫芦、石榴、冬瓜、大蒜、观赏玫瑰、梨树、丝瓜各2个,其余为葱、萝卜、哈密瓜、苦瓜、贝母、茄子、甜瓜、烟草、甘蓝、苹果树、桃树和三七各1个。其中有的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火龙果(温室)、杨梅树、枇杷树、梨树或黄瓜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芦笋或香蕉上进行了登记,个别嘧菌酯的生产企业在水稻、观赏牡丹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嘧菌酯生产企业在马铃薯、辣椒、柑橘树、荔枝树、大豆、花椰菜、冬瓜、黄瓜、芒果树、西瓜、番茄、香蕉、枣树、丝瓜、葡萄、人参上进行了登记;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的生产企业在花生、水稻上进行了登记,甲·嘧·甲霜灵生产企业在水稻、花生上进行了登记;有的井冈·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葡萄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噻呋·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马铃薯或蔷薇科观赏花卉上进行了登记,个别粉唑·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小麦、草莓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嘧菌·戊唑醇生产企业在黄瓜、水稻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戊唑·嘧菌酯生产企业在葡萄或玉米或小麦、水稻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精甲·咯·嘧菌生产企业在水稻、花生、棉花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氟环·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香蕉上进行了登记,有的丙环·嘧菌酯生产企业在香蕉、水稻、小麦、玉米上进行了登记,有的苯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香蕉、西瓜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苯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香蕉、西瓜、葡萄、草莓、辣椒、哈密瓜、柑橘树、甜瓜、芒果树、马铃薯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苯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水稻、山药、金银花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来看,嘧菌酯在我国67种作物131个防治对象上进行了登记,其中水稻纹枯病的登记数量是141个,处于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黄瓜霜霉病98个、水稻稻瘟病57个、葡萄霜霉病52个、黄瓜白粉病47个、西瓜炭疽病45个、香蕉叶斑病37个,排在后面的是马铃薯晚疫病34个、莲藕叶斑病29个,紧接着马铃薯黑痣病、板蓝根和黄芩各26个,接着玉米茎基腐病22个、杨梅褐斑病21个,随后水稻稻曲病、花生根腐病、番茄早疫病、枇杷炭疽病、火龙果(温室)炭疽病、草坪褐斑病均超过了15个。
从产品登记施药方法来看,嘧菌酯在16种施药方法上进行了登记,其中喷雾上登记产品最多,有490个;种子包衣次之,有48个;紧接着沟施13个、撒施9个、拌种5个,接着播种时喷雾沟施、灌根、基质拌药各3个,随后茎叶喷雾、拌种薯、穴施、播种沟内喷雾各2个,其余为滴洒、沟施喷洒种薯、种薯包衣、浸种均为1个。其中有的苯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沟施、喷雾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苯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喷雾、沟施喷洒种薯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精甲·咯·嘧菌生产企业在种薯包衣、种子包衣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精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浸种、灌根、喷雾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精甲·嘧菌酯生产企业在撒施、沟施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产品登记企业分布来看,嘧菌酯生产企业共318家,分布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9家,其中江苏省的企业数量60家,排名第一,占比为19.41%;山东省43家,位居第二,占13.91%;浙江省25家,位居第三,安徽(24家)、河北(23家)、河南(21家)、江西(16家)、陕西(13家)和广东(12家)等地的企业数量均超过10家。除中国企业外,还有2家美国企业(美国世科姆公司、美国默赛技术公司)、1家瑞士企业(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家英国企业(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1家印度企业(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1家意大利企业(意大利意赛格公司)、1家澳大利亚企业(澳大利亚纽发姆有限公司)、1家智利企业(智利阿纳萨克国民农业有限公司)、1家以色列企业(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也在中国登记了嘧菌酯制剂产品。境内嘧菌酯制剂登记数量领先的省份和部分企业见表3。
从仅限出口农药登记来看,我国企业已开始关注嘧菌酯制剂产品的出口业务,2022年4月24日,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登记了600克/升多菌灵·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首开了嘧菌酯产品出口创汇先河,仅限出口到印度尼西亚。
三、 总结与展望
从制剂产品登记趋势来看,相比单剂,嘧菌酯混剂产品呈快速增长态势。2013-2022年(8月28日),嘧菌酯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分别由49个增长至208个、14个增长至354个,分别增长3.24倍、24.28倍,1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55%、38.12%,特别是2014-2018年嘧菌酯及其混剂产品数量分别为154个、281个,分别占单剂、混剂总数的74.03%、79.37%,年均登记数量分别为30个、56个(见图3)。
嘧菌酯对菌物界真菌门鞭毛菌亚门的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子囊菌亚门的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蔷薇科观赏花卉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小麦赤霉病、梨树黑星病、葡萄黑痘病,担子菌亚门的小麦锈病,半知菌亚门的水稻纹枯病、花生白绢病和叶斑病、芦笋褐斑病、玉米茎基腐病和大斑病、马铃薯早疫病、烟草赤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西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枣树炭疽病、柑橘疮痂病和炭疽病、草莓灰霉病、芒果炭疽病、辣椒炭疽病、甜瓜炭疽病、西瓜炭疽病、桃树褐斑穿孔病、香蕉黑星病、枇杷角斑病和炭疽病、葡萄白腐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具有优秀的活性,与现有登记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植保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稻瘟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等主要病害的重要药剂。目前登记的嘧菌酯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黄瓜、马铃薯、西瓜、葡萄、番茄、枇杷、香蕉、柑橘、杨梅为主,防治的主要病害是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的部分病害,对于铁皮石斛、帚用高粱、猕猴桃、油茶、芝麻、茭白、甜菜、咖啡和无花果等其他作物的病害防治,嘧菌酯及其混剂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市场前景广阔。嘧菌酯制剂产品中,环境友好型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微乳剂等剂型产品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另据2022年9月19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嘧菌酯原药(折百/实物98%)当期价格31.5万元/吨,当期指数136.96,同比增长-10.00%。
综上所述,嘧菌酯作为抑制线粒体呼吸的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粮农、果农、瓜农、菜农、棉农、烟农、花农的青睐,尤其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欢迎,且随着嘧菌酯应用作物范围的逐渐拓展、新剂型产品的开发、混剂产品应用的深入、防治对象的扩大、登记证件量的增加,嘧菌酯及其混剂在未来植物保护市场上有一定开发和利用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农药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冬小麦播种期(10月份)、荔枝秋梢老熟冬梢未抽时(10-11月份)、芒果抽发新梢前(约11-12月)、枇杷抽梢期至幼果期(12月份至翌年2月)、烟草播种期(12月至翌年2月)、番茄播种期(12月至翌年2月)、辣椒播种期(约1-2月)早稻播种期(翌年1月中下旬)、苹果树萌芽前(翌年2-3月)、春黄瓜播种期(约翌年3月)、香蕉套袋前(翌年3-4月)、春马铃薯播种期(约3-4月)、大棚春西葫芦播种期(约3-4月)、中稻播种期(3月末至4月初)、春小麦播种期(翌年3月末至4月初)、大棚草莓生长期(翌年4月份)、苦瓜播种期(约4月)、大棚西瓜播种期(约4月)、桃树落花后(约4月中旬)、春大豆(翌年4-5月)、花生播种期(约4-5月)、春玉米播种期(约4-5月)、豇豆播种期(约4-5月)、柑橘树春梢至幼果期(翌年4-6月)、葡萄发芽前至坐果初期(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露地甜瓜播种期(约5月)、姜播种期(约5月份)、枣树生长期(约7月)的到来,将会对杀菌剂有一定的需求或有拉动,笔者认为杀菌剂中嘧菌酯及其混剂产品届时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本文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平台独家稿件,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责任。)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