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氨铜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简析
络氨铜(cuaminosulfate),又称多效灵、消病灵、胶氨铜,化学名称硫酸四氨络合铜,属于铜类杀菌剂,主要应用于果园(包括西瓜、柑橘、猕猴桃、苹果)、菜园(番茄、辣椒)、大田作物(棉花、水稻、烟草)等作物防治部分真菌、细菌和病毒所引起的病害,诸如对立枯病、炭疽病、腐烂病等多种真菌病害防效明显,对柑橘树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辣椒和烟草病毒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其杀菌谱广,具有助长、抗病和杀菌的作用,喷药后使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而影响其活性,以消除或减轻病害对作物的胁迫,从而使作物提高产量。
下面,本文汇总了铜类杀菌剂络氨铜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供大家参考。
我国络氨铜产品登记情况
(一)我国铜类杀菌剂登记总体情况
铜类杀菌剂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植保史,已成为世界各国应用广泛的杀菌剂,是一类普遍应用于农业的选择性杀菌剂,大多数品种属保护性杀菌剂,少数品种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杀菌谱广,一般在作物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药,可有效防治真菌和细菌病害。截至2025年8月16日,在我国登记有效期内的铜类杀菌剂产品共有546个,涉及14种主要品种(见表1),其中络氨铜产品占铜类杀菌剂总数的4.76%。

(二)我国络氨铜产品登记现状
截至2025年8月17日,有效期内的国内登记的络氨铜产品共26个,均为制剂;低毒产品26个;PD农药26个,EX农药0个。
从登记数量来看,有单剂20个,混剂5种6个(见表2)。1989年12月31日辽宁省兴城市元丰农药厂首先获得络氨铜制剂的临时登记,登记的产品为14%水剂。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螺旋上升趋势,其正式登记先后经历了两波回调,2021年后产品登记进入小幅上升通道。

从登记剂型来看,共有4种剂型,水剂(AS)登记数量最多,有23个,占比达88.46%;后依次为水乳剂(EW)、可溶粉剂(SP)、可溶液剂(SL),登记数量均为1个。
从登记作物来看,络氨铜登记在9种作物上,在西瓜上的登记数量最多,有12个;排在其后的是棉花6个;后面跟着的是柑橘树和水稻各5个;紧接着烟草3个;随后番茄2个;其余为辣椒、猕猴桃、苹果树均为1个。其中,有的络氨铜生产企业在棉花、水稻和西瓜上进行了登记,有的络铜·柠铜生产企业在水稻、西瓜上进行了登记,有的混脂·络氨铜生产企业在烟草、辣椒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登记靶标来看,络氨铜产品登记在15个防治对象上,其中西瓜枯萎病的登记数量是12个,排在其后的是柑橘树溃疡病4个,排在后面的是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水稻纹枯病各有3个,接着番茄蕨叶病2个,其余为柑橘树疮痂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稻曲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辣椒病毒病、猕猴桃溃疡病、苹果树腐烂病各1个。
从登记施用方法来看,共登记在6种施用方法上,其中喷雾的登记数量是17个,其后灌根9个,紧接着拌种6个,随后灌根或喷雾2个,其余为浇灌、涂抹病疤各1个。其中个别的络氨铜生产企业在棉花拌种、水稻喷雾、西瓜灌根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登记企业来看,络氨铜制剂产品生产企业共23家,分布在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省的企业数量4家,排名第一,占比为17.39%;广西区、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的企业数量各3家,随后天津市2家,其余为广东省、河北省、湖北省、上海市、四川省等地区企业家数均为1家。络氨铜及其混剂产品登记数量领先的省份和企业见表3。

总结与展望
络氨铜,是植保市场上防治农作物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的重要药剂。目前登记的络氨铜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西瓜、棉花、柑橘、水稻为主,防治的主要有害生物是农作物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中的极少部分有害生物,对于小麦、花生、黄瓜、莴苣、白菜、大葱、萝卜、梨、杏、葡萄、茶树、红树等其他作物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的防治,络氨铜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市场前景看好。
综上所述,络氨铜作为一种铜类杀菌剂的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粮农、果农、菜农、烟农和棉农的青睐,特别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欢迎,且随着络氨铜产品登记证件的增加、应用作物范围的拓展、混剂产品应用的深入、新剂型产品的开发、防治对象的扩展,络氨铜在未来植物保护市场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人
此文更详情内容及更多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及"农要会"小程序阅览!络氨铜在我国产品登记情况简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