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成功筛选出可高效拮抗马铃薯疮痂链霉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近年来,由土传致病链霉菌引起的疮痂病在我国马铃薯产区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块茎的商品价值,由于缺乏有效防控措施,其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而拮抗菌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其防控效果优异,对环境友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以疮痂链霉菌为靶向微生物,从马铃薯疮痂病高发土样中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确定其分类地位;用盆栽试验初步判定其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研究其广谱抗病性和耐盐碱特性,结合对生产中常用化学农药的敏感性测定,综合评价了其应用前景。
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对致病疮痂链霉菌有显著拮抗效果的菌株(HD9-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约31mm,菌落呈圆形、淡黄色,边缘较为整齐,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杆状,宽度约为0.75μm,长度为1~2.5μm。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培养24小时后代谢产物中含有3.44mg/L的吲哚乙酸。盆栽试验结果表明,HD9-1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效达59.15%;菌体可耐受pH 3.0~11.0、NaCl含量1%~11%的盐碱环境和100℃水浴30分钟;对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氟菌·霜霉威、春雷霉素、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等常用化学农药不敏感,对大丽轮枝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农作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研究人员认为,此次分离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HD9-1,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控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作为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的高效复合菌剂的备选菌株进一步开发。
截至2022年12月30日,在我国唯一登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农药产品为拜耳股份公司的10亿CFU/克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悬浮剂。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