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中晚粳稻区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6-06-27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张夕林

 2016年江苏南通等地区中晚粳水稻栽培方式仍呈多样化,直播稻、机插秧、手栽稻并存。直播稻田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杂草生长,机插秧移栽时由于秧龄较小,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化学除草是控制草害、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各地要根据当地水稻栽培方式和草情草相,做好分类指导,选准选好化除药剂,提高用药质量,确保除草效果。具体化除意见如下:


 一、 常规手栽秧大田

 每亩用20%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30%丁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在水稻移栽后5~7天,和肥料一起均匀撒施或拌湿润细土10公斤左右撒施。施药时田间必须有3~5厘米水层,药后保持5~7天。

 或者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加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或5%丁草胺颗粒剂1.25~1.5公斤加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20克,在水稻栽后5~7天,拌潮细土或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7天。


 二、 机插秧大田

 每亩用53%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80克,或30%丁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苄嘧·丙草胺80~100克在水稻栽后5~7天,拌湿润细土或肥料均匀撒施,药后保水5~7天。

 也可在稗草3叶期前,先将田内积水排干,每亩用60克/升五氟·氰氟草酯油悬剂150毫升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药后2~3天再上浅水并保水5~7天。 

 

 三、 旱直播稻田

 直播稻田主要采取“一封二杀”的防除策略,一封,即土壤封闭处理;二杀,即对土壤封闭处理效果不好或未进行封闭处理的稻田在杂草出苗后进行茎叶处理。        

 一封:每亩用36%丁草胺·噁草酮乳油150~200毫升,或50%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10%苄磺隆20克,或60%丁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加10%苄磺隆20克,于水稻播种窨水后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药后至秧苗1叶1心期保持畦面湿润不积水,遇天旱可灌跑马水。         

 二杀:对稗草、千金子、马唐严重的田块,每亩用10%恶唑酰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于秧苗3~5叶期排干田水后对水30公斤喷雾,喷药后1~2天复水,并保水3~5天。对莎草和阔叶草严重的田块,每亩用13% 2甲4氯水剂250~300毫升或每亩用48%苯达松水剂120毫升,于秧苗4叶期后对水均匀喷雾。对莎草、阔叶草、千金子、稗草混生的稻田,每亩用60克/升五氟·氰氟草酯悬浮剂150毫升进行化除。


 四、 水直播稻田

 每亩用30%苄丙草可湿性粉剂100~120克,或30%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加10%苄嘧磺隆可湿粉10~20克,在经浸种催芽后的稻种播后2~4天内,对水30公斤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药时田面保持湿润而不积水,用药2天后正常水浆管理。

 每亩用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60~80毫升,于秧苗3叶1心后对水喷雾,喷药前排水,喷药后1~2天复水,并保水3~5天。    

  

 五、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除草剂的用量,要求喷药、撒药均匀一致,不得漏喷、重喷或重复多撒,以免发生药害。

 由于二氯喹啉酸使用不当易产生葱管叶,并对下茬蔬菜产生药害,因此应慎用二氯喹啉酸及其复配剂,严禁重复使用二氯喹啉酸及其复配剂。

 机插秧秧龄小、栽插浅,对除草剂安全性要求高,因此机插秧稻田禁用乙苄复配剂,以防药害发生。

 噁唑酰草胺禁止使用弥雾机喷药,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30公斤,应单独使用,不要和其他除草剂或助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