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大咖:农药销售就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
农药企业销售的任务就是通过提供产品/服务为种植者做好农作物病虫草的防治,帮助种植者实现增产增收。换句话说,为顾客创造价值,这就是销售的本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企业也获得了自身的利润。农药企业,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必须从产品思维转向顾客思维,从卖药挣钱转向服务获利,否则,未来很难,甚至走不下去……
企业的任何销售行为都要为顾客创造价值,与此同时获得企业自身的利润。
笔者曾在本刊《农药销售模式画布:一种可视化的农药销售方法论》一文中提到,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和其他的消费品相比,具有“不用不买,不得不买,功能诉求”的特点,“我不需要一款杰出的农药,我需要的是能解决病虫草的问题,提升我的作物产量的农药”。
可见,农药企业销售的任务就是通过提供产品/服务为种植者做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从而帮助种植者实现增产增收。
换句话说,为顾客创造价值,这就是销售的本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企业也获得了自身的利润。
顾客的需求,是销售的第一要素,产品只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一个工具。
农药企业,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必须从产品思维转向顾客思维,从卖药挣钱转向服务获利,否则,未来发展会很难,甚至走不下去。
做好销售,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如何做好销售?必须明确三个问题:谁是你的顾客?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
谁是你的顾客?
可能你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如果深究下去你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熟知的名词,如客户、顾客、消费者、用户等,每个名词似乎意义接近但又各不相同。我们不去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为叙述方便和便于理解,本文将按国内的农药销售渠道,分为客户和用户(即种植者)。在渠道中所有处在你下游各级的都是你的客户,而渠道中最终的服务对象就是用户,即种植者。
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又可能把他们都称之为顾客。本文不仅针对农药生产企业,也包括农药经销商和零售商,当然也包括农药销售电商,因此统称为“顾客”。
中国农药销售的主渠道是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种植者→农作物(图1)。图1中的可能渠道是指专业植保服务商。
图1中,还把农作物放在了渠道的终端,因为农作物才是真正的最终用户,种植者只是监护人。不管你是处在渠道中的哪一级,你的下游各级都应被看作是你的顾客,你都要为他们创造价值。
不同的顾客对同样的产品/服务会有不同的认识,企业并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而是只为部分人(STP中的那个T)服务,这部分人就是企业真正要服务的顾客。
当然,企业要努力吸引、留住并成就更多顾客。至此,应该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顾客。
顾客的需求是什么?
在清楚了目标顾客后,要想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渠道中不同层级的需求侧重并不一样。如农药生产企业、经销商和零售商可能会更看重利润,经销商、零售商多数就是要产品有效、低价、别惹事;而种植户更看重的是产品对病虫的防治效果,对作物能提质、增产。农作物虽然不会说话,它们的需求就是“把我病治好,而且不要伤害我”。
农药生产企业,就是要去挖掘经销商、零售商、种植户和农作物各级顾客的真正需求。
如对于经销商、零售商来说,就是要“能赚大钱、能解难题、不添麻烦。(见图2)这些都没错。但如何来解读这些需求呢?
简单地来看,“能赚大钱”,好像就是要产品的价格低,利润高,还能赊欠货款。能“解难题”就是用药后要见效快,持效期长,还能管百病;“不添麻烦”就是对作物要安全,购买、使用要方便,出了事还能够兜底。于是乎就有了价格战、夸大宣传和售后回款难等各种麻烦。
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分析这些需求会发现:其实要想赚大钱,就要占领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多的顾客,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要高利润,就必须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不是在赊欠摧款上拉大锯,而是要做好服务,强化品牌,让顾客愿意并渴望和你做生意。所以企业要思考如何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
“能解难题”就是要去识别顾客的真正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及相应的应用技术,为顾客解忧排难。
“不找麻烦”就是通过提供科学的产品应用技术,称心的田间地头服务,通过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使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更加方便。
如果从这个解决顾客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更加有效的思路(图2),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种植者来说,减少病虫的为害和带来的损失,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卖个好价钱,从而得到更多的收入。
同样,我们可以分析种植户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么(图3),在此不再赘述。
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有关此文更详细内容请点击2024年《农药市场信息》第5期电子期刊“本期专稿”栏目品读......
作者原就职于拜耳作物科学,现为海利尔药业集团高级顾问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