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盛况空前、好评如潮的第37届中国植保“双交会”,究竟有哪些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3-11-20 11:04:30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顾旭东 朱蓓蓓

农信传媒报道:在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之际,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以下简称植保双交会)于11月19日在湖南长沙盛大开幕。本届植保双交会以“科学用药 绿色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助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点击视频

收获精彩


“重量级”行业盛会开幕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潘文博司长,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王建球厅长,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朱恩林,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黄修柱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先生,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兰玉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晔,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为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德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福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积军总农艺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龚昕副厅长,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舜,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王敬东副厅长,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刘文国副厅长,湖南农业大学谢方平副校长,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武杰主任,江西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罗锋主任,烟草行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海林,中国农技推广协会陈生斗 会长,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周普国会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孙叔宝会长,江西正邦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潘文康总经理,山东土秀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彬,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范朝辉总裁,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渝阳。

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管理与植保技术推广部门、科研与教学单位专家学者,农药(农化、药械)生产流通企业及行业学会协会、农资、化工系统代表,农药械经销商,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共同见证了开幕式的隆重举办。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魏启文主任主持开幕式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王建球厅长致辞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王建球厅长致辞时表示,湖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美誉。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00万亩,产量保持在600亿斤以上。水稻、蔬菜、油料、茶叶、水果、水产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现有8位农业领域院士和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军人物。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杂交辣椒等领域的育种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此外,湖南是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地区,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进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平均挽回粮食损失550多万吨,对全省水稻总产的贡献率达30%以上,植保对农作物产量贡献值稳定在25%以上,实际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化学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近5年累计减量达20%以上,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护航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潘文博司长作重要讲话并宣布大会开幕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潘文博司长在开幕式上也作了重要讲话并宣布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开幕。他表示植保双交会是我国植保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是汇聚植保产品技术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药、药械供需对接的重要平台,在交流植保行业信息、展示植保、展示农药械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促进产销衔接,推动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潘司长指出,本届展会是疫情三年后的首次展会,以“科学用药 绿色发展”为主题,创新突出创新驱动,科学赋能绿色发展。对推动农药药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病虫防控技术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登记,强化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植保植物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番茄潜叶蛾、玉米南方锈病这两年也在多地入侵蔓延。绿色农药的创新之路还很漫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迫切需要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迫切需要提升安全用药水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迫切需要转变植保病虫草害防控的技术方式,防控的模式方式。

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潘文康总经理发言

农化行业在新时代、新需求下如何服务好种植业?作为会议特邀协办单位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潘文康总经理也在会议致辞时认为:一是绿色创新,加大研发绿色生物农药,研发制剂新剂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投入品。二是坚持品牌价值建设,找准企业定位,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和技术壁垒的品类和品牌,走差异化的品牌发展之路。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植保技术服务团队,做好营销推广,以服务赢得市场。四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完善原药与制剂一体化产业链,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为世界农业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五是加强风险管控与市场研判,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


高峰论坛与透露出哪些重磅信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校长作“我国绿色农药发展情况及展望”报告

作为我国绿色农药创制的领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从“研究背景、我国农药现状、农药绿色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水平比较及核心技术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绿色农药创新发展展望”5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宋院士强调,农药是现代农业中保障粮食安全的 “武器”,而绿色农药的创新应用更是建设农药强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宋院士指出过去5年,我国农药学科发展迅速,在创新成果、绿色农药新品种创制、科技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绿色农药创新研究水平与世界同步。但我国绿色农药创制数量、销售规模却仍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我国的专利数量大,但与国外专利相比,还存在如下差距:一是国内专利多以复配制剂专利为主;二是国内创制品种的结构,结构的新颖性偏弱,原创性结构偏少;三是国内专利的保护范围偏窄,且转化率相对较低。

如何突破我国绿色农药创制方面的技术瓶颈和短板?宋院士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我国农药创制的发展经历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绿色农药〞的发展过程,高效低风险化学调控剂、生物源农药、免疫诱抗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次,绿色农药要符合活性高、 选择性高、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制备工艺绿色的特点,未来绿色农药的创制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为全面提升绿色农药创新研究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宋宝安提出了未来5~10年绿色农药创新发展方面的两项重点研究技术。

一是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主要是以活体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建立绿色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创制安全高效、环境适应性强、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二是绿色化学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基于天然产物及化学小分子数据库,发展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新型农药分子骨架;发展基于靶标抗性预测的药物合理设计新方法,降低农药创制抗性和交互抗性的风险,创制高效、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农药新产品。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黄修柱所长作“农药登记助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企业共计1775家。我国农药利用率在逐年提升,目前三大主粮的农药利用率达到了40%。从农药登记情况来看,目前在我们中国境内登记的有效成分共762个。登记的产品数量为4.5万个,其中原药产品有4500个,占10%;制剂产品占50%。

近两年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根据行业需求,采取了优化评审流程、规范评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放管服”措施,以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得益于此,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黄修柱所长表示,近年来我国农药管理水平向发达国家看齐,未来还将同步。

黄所长指出,下一步还将围绕强化农药登记评审、持续改进农药经营体系、升级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推动农药科学高效使用等方面做好农药管理工作。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刘万才处长作“2023-2024年年度全国植保植检技术进展与展望”报告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刘万才处长表示,在全国整个测报网和植保体系的努力下,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实现了对南方玉米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准确预报,为科学决策、减损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依据。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20.4亿亩次。

预测预计2024年种植业农药使用量需求与2023年基本持平,2024年农药市场总体趋势呈现“总量稳、结构变”的特点。

“总量稳”主要体现在:一是施用农药仍是我国“虫口夺粮”的主要方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二是我国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国家鼓励和支持“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预防性和应急性防控用药;三是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呈加速上升趋势,用药量趋近登记用量上限。

“结构变”主要体现在:一是生物农药用量将继续上升。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趋严,绿色防控的深入推进,绿色防控面积增加,生物农药需求旺盛,用量会有所上升。二是各大类农药有升有降。全国杀虫剂用量随着“防早治小”的理念深入农心,会有所下降;杀菌剂用量因国家鼓励“一喷三防、一喷多促〞将有所上升;除草剂因土地流转加快、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草害趋重,用量将继续上升;植物生长调节剂未来几年随着大面积提单产行动,需求会明显增加。三是经济作物用药量将下降。蔬菜、果树类用药结构将趋于高效低残留、低用量农药,相关高效农药的需求旺盛。

近40年来,植保双交会秉承开放办会,服务生产、服务企业的理念,与绿色植保、安全用药为引领,不断创新举办方式,完善办展机制,丰富展会内容,对加快植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创新应用,提高植保防灾减灾水平,促进虫口夺粮保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本届展会以及相关论坛的举办,充分交流了植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信息,促进了产销衔接更加紧密,农药供应更加畅通,用药技术更加优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了解,本次植保双交会开展当天现场观展交流已超过15万人次。


中国植保“双交会”图片集锦

领导巡馆

开幕式盛况

各分论坛精彩画面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