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2014年中国及全球杀虫剂主流品种市场评析

发布时间:2014-07-18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作者:杨益军

 一、 我国杀虫剂产业基本情况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1~4月我国杀虫剂214719吨,同比上涨8.7%,行业供应状况良好;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杀虫剂产量占据全国前五名的省市是江苏、湖北、湖南、山东以及内蒙(详细情况见表1、2)。上述五产区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2.27%。其中江苏产区产量达到96564吨,增量和增幅领跑全国。

 2013年我国杀虫剂进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增。杀虫剂进口量为1.02万吨,同比增加17.9%,进口金额为1.5 亿美元,增幅达到15.3%。杀虫剂出口量为22.46万吨,同比增加16.9%,出口金额为9.08亿美元,增幅达到17.7%。而2014年1~3月我国杀虫剂出口5.1万吨,同比上涨10.4%,出口数量为20918万美元,同比上涨12.6%,我国杀虫剂贸易顺差明显,前3个月我国杀虫剂进口仅仅0.3万吨,同比增长了19.4,金额为4529万美元,同比下降了20.6,进口杀虫剂价格下降明显。(详见表3、4、5)

从近八年我国杀虫剂产量来看,杀虫剂的供应量基本稳定。2013年我国杀虫剂产量下降了8.97%,生产杀虫剂61.3万吨,出口量在22万吨左右,农业使用量约为30万吨(折百计)。虽然杀虫剂产量持续增长,但需求和价格稳中有降(详见图1)。2014年市场环境呈如下变化:一是产能过剩,恶性的价格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提高增加企业成本;三是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业务的难度;四是极端气候频发对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难以预测,流通渠道库存增多;五是国际巨头携带优质高效品种纷纷抢滩国内市场。

    二、 主流品种分析

    我国目前生产的农药杀虫剂按照化学成分或结构分为:1. 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敌百虫等等;2. 氨基甲酸酯类,如速灭威、灭多威、甲萘威等等;3. 有机氯类,如硫丹、杀虫双、杀螟丹等等;4. 拟除虫菊酯类,如甲氰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功夫菊酯等等;5. 有机金属类,包括含锡、砷等化合物,此类杀虫剂已渐趋淘汰;6. 杂环类,也是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类杀虫剂,如吡虫啉、灭幼脲等(详见表6)。以杀虫剂为例,第一代农药是以六六六、DDT等为代表的有机氯农药,该类农药剧毒并且残留高,对生态的破坏严重,因此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禁用,中国也在1983年4月1日停止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上世纪50年代得到发展,50年代末拜耳的西维因(甲萘威)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的第一个大规模生产品种;有机磷类农药在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1965年毒死蜱的上市为标志,有机磷农药得到全面发展;1973年布莱顿会议通过氯菊酯以来,拟除虫菊酯进入了增长了快车道,先后出现了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等产品,销售额长期居于世界第二;1991年,拜耳吡虫啉问世,由于具备超高的杀虫活性,吡虫啉一上市就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类似结构化合物的研发热潮,并开发出多个高效杀虫剂;1993年,Izuru Yamamoto 等人为了将吡虫啉等源自对天然生物碱结构优化得到的杀虫剂与以前的烟碱类杀虫剂相区别而提出“新烟碱类”(neonicotinoid)概念。

和2012年杀虫剂火爆场面相比,2013年杀虫剂市场略有下降。不过自夏季以来,杀虫剂市场开始整体回暖。啶虫脒原药,在一季度出现了少有的价格超过吡虫啉的情况,啶虫脒最高报价达到16万元/吨,且市场货源持续紧张;吡虫啉方面,前期价格不断走高,95%吡虫啉原药价格最高时达到15.5万元/吨,。但是后期吡虫啉原药价格却保持下调趋势,随着吡虫啉的替代产品不断推广,其价格行情还会继续低迷下去,下调趋势难以停止,市场依然非常困难,因为价格超出预期,同时前两年吡虫啉原药价格的显著上涨、供货趋紧,下游制剂工厂一直在寻求替代产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不错的替代产品,并取得了推广效果。因此吡虫啉现在的市场价位,在淡储时期不会得到下游制剂工厂的青睐,而且今年噻虫嗪当前价格要比吡虫啉低一些,效果在某些方面会比吡虫啉好一些,所以噻虫嗪有机会快速在市场上推广开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吡虫啉原药价格不断的下调。

毒死蜱呈现稳中上涨的趋势,由于去年冬储期间不少企业的签单量都较为可观,随着发货期的集中,3月份开始,毒死蜱货源紧张的局面开始加剧,价格一路上涨,最高时达到3.9万元/吨(折百)。同时受环保方面的压力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开工不足,加剧了毒死蜱货源紧张的局面,价格也维持坚挺。

    阿维菌素、甲维盐的价格一路上涨。由于油膏事件的影响,不少下游制剂企业对95%阿维精粉的需求增加,而去年冬储期间,精粉厂家大量签单也造成了一季度95%阿维精粉供应的紧张,拉动价格一路上涨。受其影响,甲维盐的价格涨声不断,市场最高价上升至9.5万元/吨,且货源紧张。2014年3月份阿维菌素价格升高至700元/公斤(折百)左右,高端价格至720元/公斤(折百),月末阿维精粉价格开始有所松动,厂家接单价格在680元/公斤(折百)左右,随着甲维盐需求的减少,甲维盐对阿维精粉的支撑势必会减弱,甲维盐虽然价格一直处于1020~1050元/公斤(折百)的高位区间,但是近期需求较上月减少明显,后期价格难以在高位支撑。

2013年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价格略有上扬,但进入5月份后需求遇冷,市场出现低迷态势,旺季不旺。出现此状态的因素有三:一是菊酯类农药防治虫害的主要作物棉花都用了种衣剂防虫,蔬菜、果树防虫又大都施用高效低毒品种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毒死蜱和进口杀虫剂,使菊酯类杀虫剂失去较大的市场。二是大部分菊酯类农药对鱼毒性大,对蚕有毒性,限制了其在水稻田和桑田杀虫的应用。三是菊酯类农药抗性产生较快,用户适时改用其它品种。

    目前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市场报价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氯氰菊酯(安绿宝)价格和前期比略有下滑。氯氰菊酯苯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联苯菊酯目前市场报价比上年同期每吨低1万元。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因环保压力大,不少企业关停并转,产能下跌,市场报价为21万元/吨,比上年同期高12%。高效氟氯氰菊酯价格为26万元/吨,略高于上年同期。常用菊酯类产品中的溴氰菊酯(敌杀死)、氰戊菊酯、氯菊酯、醚菊酯等产品的价格也一路下滑。

    2013年我国环保达标的企业开工率全面提升,主要农药品种价格出现较大增长。从近期销售情况看,以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为代表的环保农药价格一直处于上涨通道之中。吡虫啉受到原材料价格和企业开工率不足的影响,市场供应一度告急,国内外订单都因为无货而无法下单。毒死蜱因环保压力产量下降,致使原药货源紧张,价格上涨0.4万元。阿维菌素油膏被禁用后,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甲维盐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使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价格一路攀高。大宗常规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乙酰甲胺磷、杀虫单、茚虫威、二嗪磷、功夫菊酯等都有10%以上的涨幅。(详见表8)

(一) 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市场情况分析 

    有机磷类杀虫剂是最常用的农用杀虫剂之一,该类杀虫剂品种繁多,多数具有广谱速效等特性。有机磷杀虫剂的创制起源于1854年,由Clermont合成了特普TEPP,但到1938年,研究者们才开始发现特普的杀虫特性。随后在20世纪40~60年代,以拜耳公司为首,掀起了开发有机磷杀虫剂的热潮。目前,有机磷杀虫剂的新品种创制已经趋于平缓。其中,毒死蜱作为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农药品种,在有机磷杀虫剂中独占鳌头,另外,乙酰甲胺磷在国内杀虫剂市场中占前列。

    近年来,由于环保力度增强,对农药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有机磷类杀虫剂的高毒品种逐渐被列入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和久效磷等。随着高毒农药的退市,低毒产品开始填补高毒农药退出后所留下的需求缺口。其中,毒死蜱作为含氮杂环的杀虫剂作用非常广谱,且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因此几十年来保持了健康发展的状态,在新烟碱类杀虫剂迅猛发展的今天,仍然保持全球第三大杀虫剂的地位;而乙酰甲胺磷作为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是高毒杀虫剂甲胺磷的低毒化产品,近年全球销售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上升趋势。与有机氯和有机磷相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滑。目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详见图3),低于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

    1. 毒死蜱品种市场分析

    从目前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来看,预计到2015年中国毒死蜱生产和供应将会占据全球产量的40%以上,全球毒死蜱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 25.8万吨左右,2015年中国毒死蜱的市场出口量将达到10.3万吨左右,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毒死蜱的生产的供应大国。毒死蜱尽管低毒但还是有毒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未来也会逐渐考虑禁止这种产品的生产。2000年美国环保新标准,毒死蜱逐渐从住宅上被淘汰使用并禁止生产毒死蜱。如今在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范围内也已经开始禁用,特别是在家庭、花卉、住宅、草坪等。日本政府也围绕毒死蜱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性贸易避垒方案。毒死蜱虽然在中国还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是毒死蜱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极易造成水、大气、土壤、动植物污染及通过生物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等一系列问题。几年之后,特别是我国的环保政策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毒死蜱是否会成为一个过渡性的产品,还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政策和市场风险。

    2014年3月份,毒死蜱价格未出现明显的上涨,稳定在3.7万~3.75万元/吨(折百)之间,厂家受环保压力影响,开工均不高,厂家主要是完成前期的订单为主,3月新签订单偏少,对后期价格支撑不大。

国内毒死蜱原药价格小幅下滑,市场又出现了前期走量不涨价的现象。原药需求虽然有所减少,但市场还在不断走货。同时,由于下游接货速度减慢,部分贸易商开始低价出货,导致近期毒死蜱原药价格进一步走低。现在,毒死蜱原药生产企业的压力比较大,由于环保因素的影响,毒死蜱原材料生产严重受限。同时,由于部分毒死蜱大型生产企业为保证生产开始垄断原材料供应,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暖冬后大家对虫害的预计现在看来并不太乐观,导致今年毒死蜱原药交投气氛相对清淡,且每当清淡的时候,就有贸易商低价抛货,使今年毒死蜱原药价格步步走低。目前,国内毒死蜱原药的主流价格在每吨3.5万元左右,部分地区成交价格更低。原材料供应紧张并不是一时的情况,而是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始终没有体现到原药最终的价格上,所以短期内,毒死蜱原药价格将持续下跌,不过工厂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从长期来看,毒死蜱原药价格将会反弹。

    (二) 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目前全球市场容量在70亿元左右。从1986~2010年全球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销售情况来看,每年的销售额变动幅度基本都在-10%~10%之间。自从1950年代末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问世发展到1980年代时,其销售额就保持相对稳定,除去2006年以外,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10%之间,2010年其全球销售额为10.88亿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价格大部分品种都不超过10万元/吨,以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的相对大宗品种)为例,其价格最近3年一直稳定在8~9万元/吨之间,其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灭多威、速灭威和异丙威等)价格都低于6万元/吨(详见图5)。

    (三) 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状况

    新烟碱类杀虫剂最大特点是对目前多种抗性害虫显示出优异的防效和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新烟碱类吡虫啉以优良的内吸性和高效、低毒、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很快得到了社会公认,主要用于棉花、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防治同翅目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和蚧等,鳞翅目害虫如菜蛾、小食心虫等,鞘翅目害虫如天牛,缨翅目害虫如蓟马等。对甲虫目害虫也有明显的防效,并具有优良的杀卵、杀幼虫活性。

    烯啶虫胺与其它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主要防治水稻、蔬菜、果树、大棚中的蚜虫、叶蝉、蓟马、半翅目害虫,该药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以及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等特点。

    氯噻啉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毒性低、内吸性强、活性高等特点,该药剂不受温度高低限制,无交互抗性。除可用在多种作物上防治水稻叶蝉、飞虱、蓟马外,还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效,尤其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毒力很高。

    近年来,由于我国杀虫剂产量庞大,竞争异常激烈,新烟碱类杀虫剂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原因有三:其一是新烟碱类杀虫剂都属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符合国内外对环保、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其二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各品种都能防治水稻害虫,符合我国农药发展的方向。其三是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退市后,急需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来填补。

    2013年随着环保核查趋严,中小企业产能供给受限,以及种衣剂和抗稻飞虱等领域的需求增加,全球市场对吡虫啉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吡虫啉全球供应偏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吡虫啉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杀虫剂品种,欧洲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三种烟碱类产品禁用主要是因为对蜜蜂的毒性比较高,而目前吡虫啉的主要剂型已由原来的喷洒变为拌种剂,这种剂型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与蜜蜂的接触机会,欧洲对吡虫啉的禁用预计不会对我国2014年吡虫啉需求产生实质性影响。另外啶虫脒和吡虫啉同属新烟碱类杀虫剂,而啶虫脒杀虫范围更广,作用力强,同时对蜜蜂的毒性低,有望填补欧洲临时禁用吡虫啉带来的需求空缺。

    目前吡虫啉95%原粉主流报价稳定至14.5万元/吨,实际成交下调至13.9~14.2万元/吨。从工厂接单情况看,工厂多表示可以接单。分析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前段时间,有贸易商囤积了库存,目前杀虫剂整体旺季结束,抛售清仓,打压市场;第二,目前东南亚市场出口市场需求减弱,对国内价格失去支撑,引发价格下跌。

目前市场对吡虫啉需求端的担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同是烟碱类产品的噻虫嗪2013年专利到期,中长期来看,会对吡虫啉市场有一定冲击。仿制药从拿到批文到市场渠道的铺设需要一定的孕育期,预计未来两年的冲击相对较小。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4月29日表决决定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做出了临时禁用决定,该禁令将在欧盟27个成员国实施,为期两年,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举措。

    目前该禁令影响并没有市场预期大。一方面,该限制令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蜜蜂,预计在非蜜蜂活动领域管制得相对宽松;另一方面,继去年巴西禁用甲胺磷以后,如果欧盟对吡虫啉这个全球最大杀虫剂品种禁用态度强硬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虫灾。

    总而言之,吡虫啉的发展是供需平衡,发展方向是推进吡虫啉种衣剂产品、精准施药减少对蜜蜂的影响,另外是环保剂型方面可能有些新发展,因为国内近几年的增长是在防治新作物上有新方向,如在家庭卫生、防治白蚁方面可能有更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