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创新防治方案,突破抗性挑战!众专家齐聚三亚针对果蔬花木介壳虫为害打一场阻击战!

发布时间:2025-8-7 10:21:4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张夕林

“一湾椰影三面海,水琼天碧处处花”。7月28-30日,第二届果蔬花木介壳虫绿色防控与抗性治理技术交流在美丽的三亚顺利召开!

众所皆知,介壳虫是果树、蔬菜、花卉、林木上常见虫害之一,由于其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而且体表还被有一层蜡质,且发生不整齐,严重影响了药剂的防效;加上长期单一连续使用,使得介壳虫的抗药性逐年加重。因此,介壳虫绿色防控与抗性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亟需高效、环保型药剂和解决方案帮助种植户解决介壳虫危害。本次大会突出“创新防治方案,突破抗性挑战”主题,针对果树介壳虫防控已成为果树种植生产上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的现状,迫切期望开发对介壳虫防治高效、环境友好、安全经济的新药剂、新技术、新方法,集成抗性介壳虫治理专家模式,并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确保水果高产优质,更好地让果农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为此,邀请了农药、植保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专家教授、业界精英、种植大户等进行交流,从而准确预测介壳虫发生趋势,构建防控新体系,推广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开创果蔬花木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次会议由《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名,并得到了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三亚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总编顾旭东在会议开幕式致欢迎词时讲到:介壳虫抗药性升级、种群结构复杂化已成全球性难题。其蜡质外壳、世代重叠的特性,让传统防治“难上加难”;单一药剂滥用导致的抗性加剧,更让果农面临“虫害不减、成本攀升”的困境。本次会议聚焦“创新防治方案,突破抗性挑战”,就是要集结产学研用力量,破解“防不住、治不净”的行业痛点,凝聚协同攻坚之志,构建绿色防控之路。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总编顾旭东大会致辞


这次会议我们邀请到了原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现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魏启文研究员参会。魏启文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果蔬花木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是提升城乡消费品质的黄金产业。但蓟马、蚜虫、介壳虫、白粉虱等“小虫”的危害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尤其是介壳虫因种类多、繁殖快、发生不整齐、抗药力强且易产生抗药性,防控形势严峻,成为困扰广大种植户的难题。国内科研单位、农药企业、植保机构携手合作联合攻关,在发生规律、使用药剂、防治技术等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绿色防控和可持续治理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石。目前,我国秋粮及瓜菜正处田间管理的关键期,举办这次技术交流会十分及时、很有必要。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聚焦介壳虫绿色防控、抗性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详实的交流和探讨,以期为种植大户等提供治虫省心、产量称心、用得放心的解决方案,使之成为绿水青山的海南乃至全国果蔬花木产业的一场“创新防治方案、突破抗性挑战的绿色农业盛宴”。


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魏启文研究员大会致辞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李波站长在致辞中指出:这次会议主题鲜明突出:“创新防治方案,突破抗性挑战”。就是要针对当前果树、蔬菜、瓜果等特种经济作物上的“小虫子、大危害”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对策、绿色防控等方面,展开认真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以期提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真正为种植大户等“新农人”提供行之有效、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从而对促进果树蔬菜等特种经济作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有效保障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而这次在三亚举办的介壳虫绿色防控和治理技术交流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的机会。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李波站长大会致辞


作为本次会议的冠名单位,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新安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农药制剂百强企业”,16年来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一、专心、专注于介壳虫的抗性治理和介壳虫防治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在介壳虫防控制剂和助剂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与冯俊涛教授的专家团队开展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专门成立了西北农联介壳虫研究院,对介壳虫的抗性机理、介壳虫生物多样性、介壳虫防治应用技术、介壳虫纳米制剂工艺以及介壳虫次新化合物的筛选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目前先农介壳虫登记产品10个,共12个介壳虫防治对象,介壳虫产品剂型和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约1亿亩次。未来,陕西先农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于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新安董事长大会致辞



汇聚行业专家集体智慧,共探介壳虫防治前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俊涛教授作“介壳虫发展及防治历程概述”报告


在我国有160多种介壳虫被认为是农业害虫,介壳虫具有繁殖快、数量多,蜡质层厚、灭杀难,隐蔽强、发现难,虫体小、危害大,种类多、抗性大等生物学特征,可造成果树树势衰弱、枝梢干枯、减产降品、甚至毁园。介壳虫的危害对柑橘产业:褐圆蚧导致果实减产30%-50%,品质下降(如果皮硬化、糖度降低)。中国柑橘主产区(广西、湖南)年防治成本超5亿元(2021年农业农村部统计)。林业损失:松突圆蚧使广东松林木材减产40%,年经济损失达2.3亿元。园艺作物:紫薇绒蚧导致紫薇观赏价值下降,北京地区花木产业年损失约800万元。介壳虫防治困难,但势在必行!

对于介壳虫的防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俊涛教授在其所作“介壳虫发展及防治历程概述”报告中提出要关注6个方向:一是介壳虫的防治应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进行全程防控;二是介壳虫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共生菌);三是新型选择性药剂的创制及开发应用迫在眉睫;四是农药混用,尤其是化学杀蚧剂和植物源杀虫剂混用技术及应用,五是新型化学杀蚧剂与低毒有机磷的混用;六是根据介壳虫特点开展剂型改造、新型助剂开发及应用。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武三安博士作“中国南方果树蚧害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武三安博士在“中国南方果树蚧害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南方果树介壳虫发生与为害的特点和南方主要果树蚧害种类,并提出了针对介壳虫的防治方法。一是实施检疫措施,二是生物防治法。利用天敌有效防治蚧虫的实例很多,最著名者为利用澳洲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和利用劳氏长索跳小蜂防治木薯绵粉蚧。三是物理器械防治法。主要利用蚧虫的两大弱点,营固着生活,很少活动,因而,可采取拔除、剪枝、刮皮或刷除等措施。采用枝干涂胶或其它阻隔措施,可以消灭绝大部分若虫。如利用围环防治草履蚧。四是农业防治法。栽植抗虫品种、栽植混交林、合理施肥、灌水。五是化学防治法。施药的时期:主要施药适期是初孵若虫的涌散期,此时,胶、蜡、粉等保护物少,而且活动性大,最易着药。此阶段宜用触杀剂或内吸剂。越冬期防治:在树木休眠期喷施石硫合剂。在雄成虫发生期,喷施触杀剂。二龄以后,虫体被蜡覆盖,此时,必须采用溶蜡性强的或内吸性高的内吸剂。


海南大学周祥教授作“热带农林植物重要介壳虫发生与危害”报告


海南大学周祥教授在“热带农林植物重要介壳虫发生与危害”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介壳虫在热带地区为害呈加剧趋势,对经济作物、林木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介壳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环境因素对介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寿命和数量消长等都有直接影响。为此,他建议对于介壳虫防治策略:一是阻。注意检疫,严禁苗木带虫。二是减。修枝整形,剪除有蚧枝条,运出园外烧掉。三是封。物理防控,在1龄蚧盛发期采用短碳链(20-25)机油乳剂。四是食。生物防治,驱避食蜜蚂蚁+释放天敌(捕食性、寄生性)。五是杀。一龄蚧盛发期,选用烟雾剂、渗透性强(穿透蜡层,如噻嗪酮)以及有内吸传导(如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


中国热带农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方平研究员作“我国热带作物介责虫生物防治研究概况”报告


中国热带农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方平研究员在“我国热带作物介责虫生物防治研究概况”报告中认为,传统化学防治虽有速效、稳定等优势且对保障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但存在利用率低、残留累积、抗药性激增等问题,生物防治相较之下则表现出环境友好、长期有效、经济可行等特性。我国“十三五”“十四五”期间通过印发相关方案,重视发展生物农药,不断扩大绿色防控覆盖面。目前介壳虫的生防资源涵盖天敌昆虫、病原菌等多类生物,为此她建议在充分挖掘生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天敌昆虫的筛选与繁殖技术,研发微生物制剂及设计田间试验,一起共同搭建起介壳虫生物防治的实用体系。


结合生产实际,针对介壳虫抗性治理建言献策应对挑战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黄雄部长作“先农生物抗性介壳虫治理专家集成与推广应用”报告


“危害如此大,为何难防治?”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黄雄部长在所作“先农生物抗性介壳虫治理专家集成与推广应用”报告中分析认为:影响介壳虫发生与防治的因素主要是繁殖量大、世代重叠,蜡质层厚,错过关键期,药剂选择不当,隐蔽性强、施药粗放。外界因素与介壳虫自身因素共同导致:介壳虫防治面临严峻的挑战!然后他给大家分享了抗性介壳虫治理方案集成与推广应用。首先,他明确告诉大家先农生物介壳虫战略的五大支撑点:证件→助剂→产品→方案→研发→证件。然后与大家分享了陕西先农专注介壳虫治理16年历程。2009年先农生物首款介壳虫防治产品问世;2017年喜耀®横空出世,杀虫无死角;2018年集介令®面市;2024年先农介岬®,介壳虫战队再添虎将;2026年整装待发。未来,先农在介壳虫抗性治理领域将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以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质产品。同时,加强田间应用技术研究、不断优化介壳虫解决方案,进而更好地解决介壳虫危害,打造行业遥遥领先的抗性介壳虫综合防治服务平台,为种植者提供抗性介壳虫治理的解决方案,助力轻松种植,为中国农业健康发展及种植者增产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李涛高级农艺师作“介壳虫对海南经济作物的影响”报告


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李涛高级农艺师在“介壳虫对海南经济作物的影响”报告中主要分析了介壳虫对海南经济作物的影响因素,热带作物和冬季瓜果蔬菜等都受到介壳虫为害,发生形势异常严峻,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此外目前化学防控也面临很多问题。为此李老师针对介壳虫防控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建议:一是抓关键时期。如芒果掌握清园期、摧花前、套袋前,荔枝掌握清园期、新梢期、挂果期,柑橘掌握清园期、结果梢老熟期,槟榔掌握在冬春季1.5月/次、夏秋季1月/次关键期。二是选关键药剂。施药时选成虫+若虫的药剂组合,或成虫+卵的药剂组合。三是做关键处理。选用高效助剂,增强药液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增强对蜡质层的互溶性。四是挑关键药械。如高效机动弥雾机、植保无人机等。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研究员张夕林作“主要果树介壳虫发生特点、精准用药技术及植保无人机飞防应用实践”报告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研究员张夕林主要介绍了“主要果树介壳虫发生特点、精准用药技术及植保无人机飞防应用实践”。首先他对抗性介壳虫越来越难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一是杀扑磷已被禁,毒死蜱将被禁;二是小众虫害缺乏特效药;三是防治适期掌握不住,错过有利时机,增加防治难度。然后他又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果树桂冠3米以下的,提倡选用高效长杆电动喷雾器或自走式喷杆弥雾机长管喷细雾,精准用药;树冠3米以上的果园宜选用高效特殊果园植保药械,如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喷雾,使用药剂时需要加航天BAK特种助剂(陕西先农生产),防雾滴飘移,增强雾滴下沉和树叶枝干等部位药液粘着量,大力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飞防防治果树病虫害,每亩可节工省本500~600元。


海南泰恒格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展辉作“先农生物介壳虫防治海南市场的推广应用”报告


海南市场介壳虫主要在芒果、槟榔、荔枝、木瓜等作物发生比较严重,目前,先农优质产品在海南果树介壳虫防治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芒果介壳虫防治推广及应用的防治方案为喜耀®+先腾®,槟榔介壳虫防治推广及应用的方案为喜耀®+先农介岬®,目前先农生物在海南介壳虫市场累计服务800万亩次。

据海南泰恒格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展辉在“先农生物介壳虫防治海南市场的推广应用”报告中介绍,海南介壳虫市场前景广阔,槟榔种植面积有300万亩面积,是海南第一大种植作物,随着近几年槟榔价格持续上涨,农户的投资积极性很高,未来槟榔介壳虫用药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由于芒果对农药的敏感性,陕西先农在芒果市场针对抗性介壳虫也已掌握了成熟的用药方案,在公司优势产品资源的投入下,未来在海南芒果介壳虫市场一定会有先农的一席之地。


海南得福农业公司总经理林道福作“海南重要果树介壳虫抗性治理及绿色防控成功经验分享”报告


海南得福农业公司总经理林道福介绍海南重要果树介壳虫抗性治理及绿色防控成功经验。他认为某些常见的蚧壳虫在果园一旦发生,如果无有效的天敌或不能及时地加以人工控制,则不出数年可全园毁灭,为此他建议防治介壳虫使用药剂为内吸+触杀+杀卵为最佳,如集介令(25%吡丙醚·噻嗪酮 悬浮剂)+40%二嗪磷微囊悬浮剂(利宝生),或33%螺虫乙酯·噻嗪酮悬浮剂(芯刀)+6%阿维·啶虫脒水乳剂(云打),或30%噻虫嗪·噻嗪酮悬浮剂(封介)+40%二嗪磷微囊悬浮剂(利宝生)。

一天的会议虽然短暂,议题也相对比较聚焦,但内容还是丰富多彩,专家也是认真准备,倾情奉献,为与会代表详细科普了介壳虫种类、生物学特性、发生及抗性发展状况、产品及技术研究推广情况、抗性治理及综合解决方案等,尤其荣幸的是会议得到了当地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约60位当地果蔬种植大户、经销商参会学习交流,此外,作为本次会议的冠名单位,先农也利用在三亚召开客户会的机会,与本次会议紧密合作,在各方面对本次会议给予了支持与鼎力相助,使本次会议顺利圆满,也使本次会议产生了应有的价值。


作者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研究员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