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2021年波澜起伏的农药市场,看行业大咖如何预判2022年

发布时间:2022-1-14 9:42:3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农信团队

1月12日下午,2021年中国农药市场年度峰会艾津论坛——农药市场形势分析会在江苏南通召开......


会议现场

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的稳产稳供要求农药趋于紧缩平衡、不断肆虐的新冠疫情加大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农药的需求、“双碳”政策带来的节能减排又使得产能压缩降低和原辅材料的价格翻倍增长。这些供应和需求之间、生产和销售之间、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多重矛盾都生生倒逼整个农药产业链向新的发展格局转型迈进。1月12日下午,2021年中国农药市场年度峰会艾津论坛——农药市场形势分析会在江苏南通召开。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跃进行分论坛冠名致辞。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跃

下设南京艾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南京艾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艾津功能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艾津植保有限公司等的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0 年集团销售10.2亿,2021年销售总计在12亿,位列全国农药制剂销售第八名。2022年销售目标不少于15亿。张跃经理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初,集团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新要求,克服困难,从头开始,以更高、更新的理念和技术,以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推进,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的水平的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发展,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增强。


违法农药打假几多愁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刚老师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刚老师介绍了2017版《农药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典型农药违法案例分析。据刘刚老师分析,目前农药违法总体发生特点主要包括:

一是违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2020年全国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名单,共56卷,其中农药类案卷最多,共19卷。

二是通过互联网销售假劣农药案显著增多。1. 大部分的网店或网站首页看不到农药销售的经营资质。2. 部分农药网络电商违规通过网络销售限制使用农药。比如打开抖音或快手短视频,会搜到许多“甲拌磷”或“毒死蜱”等限制使用农药的销售短视频。3. 夸大或误导宣传、随意扩大防治作物和防治对象范围的现象较多。部分农药品种扩大防治作物达到10个以上,个别品种扩大防治对象达20种以上。在夸大宣传的产品中,以杀虫剂和杀菌剂较为严重,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对较轻。4. 销售标签违规农药较多。5. 存在实体店很难发现的无证违规特征。比如50%矮壮素水剂标注的农药登记证号是SY201303306,这种标注方式在2010年以前农药市场检查中偶尔能够发现,目前这种违规在实体店铺已找不到。一家网店销售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标注的登记证号是农肥(2008)准字1019号,这种明显是农药的产品而标注农肥登证号的违规现象在实体店铺中很难发现。

三是违法添加隐性成分甚至新型高科技有效成分案件层出不穷。比如检出高毒农药克百威、特丁硫磷、治螟磷、甲拌磷、氧乐果等,在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产品中检出二氯异丙虫酰胺,敌草快水剂中非法添加百草枯。

刘刚老师还通过生产、经营、使用、废弃物回收等典型农药案例进行现场分析。此外,刘刚老师还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生产企业需要注意:采购农药原药要注意标签是否合格;不得变相分装制剂;标签标注的农药名称与农业部农药登记的农药名称必须一致;毒性、保质期、安全间隔期等内容不能乱标注,特别是一些卫生杀虫剂,更需要注意。

二是经营单位需要注意:要善于运用新修订《行政处罚法》保护自己;中国农药信息网(包括一些农药执法类软件)数据更新可能不及时,应以企业生产提供的农药登记证标签为准,一旦出了问题应及时申述。

三是使用者需要注意:农药原药不得直接使用。经查发现,一些农民购买所谓的草甘膦原药,直接兑水使用。首先,这些原药很可能是假劣农药(正规原药企业一般不会销售原药给个人),含量极有可能不合格。另外,一般原药标签上都标注有“本品是农药制剂加工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农作物或者其他场所”字样,如果直接使用,就可能面临着处罚(敌百虫、磷化铝、硫酰氟原药除外)。


农药原药市场波澜起伏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永志经理作视频报告

PPI与CPI的“剪刀差”一直影响着2021年的农药原药市场,且在继续扩大,能耗双控造就了疯狂的九月十月,价格的暴涨也引发行业猝不及防的变化,面对2021年农药原药市场变化以及未来趋势,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永志经理进行了分析。

据中农立华原药监测以及任永志经理现场分析介绍,出口持续增长导致库存长期低位,且成本的持续高位压缩了厂家的利润空间,市场正在等待一个导火索、催化剂。2021年是灭生性除草剂的狂欢,除草剂原药价格的高位打开了农药原药的价格空间,低价农药原药尤其是除草剂原药几乎被消灭。除草剂的强势掩盖了杀虫、杀菌剂的相对弱势。2021年除草剂原药同比上涨157%,而杀虫、杀菌剂仅55%,47%。

任永志经理还提到,板块的轮动不局限于行业内部,如磷矿、电石、工业胺、氯碱等使得农化行业面临跨行业的冲击。元旦假期过后,市场成交量明显上升,刚需补货启动,消化渠道内低成本库存。面对各种仍存在的易变性,进入腊月,受限物流、春节、冬奥会等影响,预计2022年一季度市场会僵持,一月初及三月初可能会出现备货高峰,成交量会逐步扩大,需保持合理原药库存,以备春耕旺季的集中需求。


高风险产品禁限用趋势及对我国农药影响

农药行业独立咨询师秦恩昊老师

禁限用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必要手段,农药行业独立咨询师秦恩昊老师介绍了百菌清等高风险产品在全球的禁限用趋势及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影响。秦老师介绍了禁限用农药的主要种类和禁限用主要原因,以及目前国际农药禁限用管理动态,欧盟是目前全球管理最严格的地区,禁用和限用涉及300多个品种。

那么,农药品种禁限用对中国农药工业的影响有哪些呢?秦恩昊老师表示,这是一把潜在的“双刃剑”。生产方面,在规划产能之前,需要关注禁限用动态和国内外登记趋势,如果出现禁限用苗头,需要考虑产品换代更新、应用领域变更。出口方面,应熟悉国内与国外禁限用产品的进出口规范,密切关注有效登记证的变更趋势和监管情况。产品优化方面,需关注跨国公司动态,从FRAC/IRAC中寻找潜在的替换品种,理性对待产品禁限用监管周期中的“死猫反弹”。

同时,秦恩昊老师还就中国和美国农药助剂禁限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助剂禁限用对农化企业影响方面,在溶剂和助剂选择上,一是需要特别关注制剂产品中的助剂成分,是否在目的国家的许可清单上,以及确定相应的使用限量;二是关注主要助剂公司的产品线开发情况和趋势,关注助剂监管风险;三是关注非农产品,如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及包装物中的可使用成分发展情况。在海外登记的配方要求上,秦老师建议,一是选择助剂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成本不应当是登记配方的考量因素;二是借鉴跨国公司的制剂助剂配方;三是对企业预备登记的产品配方进行“反向检测”,以确保助剂在当地市场的合规性。

此外,秦恩昊老师还介绍了农药产品在禁用之前,该如何判断禁限用风险与管理趋势。在后禁用时代,应注意品种替代和产业更新。替代产品从何而来?秦恩昊老师提示,应关注跨国公司对禁限用的态度和国内仿制企业对于禁限用的产业思路。企业可以取长补短,通过产品的交互组合,增强禁限用风险下企业的产品线稳定性;以终为始,在布局国内外登记规划的同时,思考未来潜在的监管风险点,以“动”制“变”,从禁限用的吹哨开始,就要做好后续的产品和市场预案;以邻为壑,对于有监管风险的产品,要尽可能分散产业链风险,避免集中打击。

产品禁限用的本质,不是让一个产品“死”,而是让一个市场“变”,从而让企业在不断的变化中,提升对环保与安全的理解与参与。


跨国公司专利布局分析农药市场规划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徐磊经理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徐磊经理行业正在面对新活性化合物开发集群化、原药产业链布局加快、大宗产品博弈加剧、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化学农药的挑战等困境,在报告中通过跨国公司的专利布局分析农药市场规划。

一是专利产品是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制剂组合物和应用方向是跨国公司对于后专利期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二是对于新兴市场,如印度和巴西,专利布局是自主登记的补充和有力支撑。三是种子处理、桶混剂型、微囊悬浮剂等为重点应用和开发方向。四是对于国内企业,拓宽其专利布局,改变传统的非专利产品的销售模式为当务之急,在应用方面的专利是国内企业所缺少的。

面对困境该如何破局呢?徐磊经理表示,登记和专利可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公司的发展战略,专利相较于登记,更易看到除产品外,更前沿和偏向技术的战略规划。近年来新化合物专利越来越少,尤其是新作用机理的化合物,复配及应用的深度开发仍然是主流。在传统的垄断型市场,如美国、中国、欧洲和巴西,仍然是跨国公司专利布局的主战场,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桶混助剂的开发也是跨国公司专利申请的侧重点。


农资企业的市场“再定位”

《菜头农业说》创始人、资深行业分析师蔡智文老师

很多人卖惯了有形的“产品”,却没适应如何卖无形的“服务”。对此,《菜头农业说》创始人、资深行业分析师蔡智文老师现场表示,农资企业的市场需要“再定位”。农资行业是一个只适合进攻、不适合防守的行业。蔡智文老师表示,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不懂得再定位,前行风险很大,而最有价值的定位是差异化定位。今年农化行业在种植领域的创新,创新基于需求。随着种植业转型升级,农资板块必须跟随转型。而农资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种植户种出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市场“再定位”主要体现在:一是经营思维:从“利我”到“利他”。站在种植者角度思考问题;围绕种植新生需求,为满足种植者的需求而找到新的销量和盈利增长点;帮助种植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品品质;帮助种植户销售农品,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以转化为货币并获得更好回报,农资经营者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先“利他”,后“利我”,最终实现“利我们”。二是农资营销模式的演变。从早期的贸易营销,到关系营销,再到目前技术服务带动产品销售、提供作物解决方案的技术营销,以及未来将演变的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注重信誉度和美誉度,使客户产生信赖和依赖感的品牌营销。


热点农药东盟一带一路的协同布局

济南天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田甜经理

在一贯的印象里,东盟国家是比较落后的,但是正因为落后才有无限的发展潜能。济南天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杨田甜经理介绍了中国农药市场热点产品在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的协同布局分析。

东盟很多国家这几年都在飞速发展,比如越南,已经维持了多年的7%左右的GDP增长率。目前在东盟国家投资建立原药生产厂还缺乏很多必要的条件,可能难以实现。但是在一些国家成立制剂厂还是可行的,还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立足长远,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可行计划。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盟国家成为国内企业进军国际终端市场的首选目标。杨田甜经理介绍,中国农药企业进军东盟,主要是通过建立原药生产厂、建立制剂加工厂,建立进出口贸易公司,从国内将产品进口到当地,并进行终端销售。而成立进出口贸易公司进行终端销售是目前大多数公司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不同原因,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取得成功。

目前东盟国家在农药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总体来说,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对此,杨田甜经理详细介绍了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菲律宾、泰国的市场情况与准入要求。

目前东盟市场用药水平与国内相比还是比较粗放,产品也相对比较老化,国内企业可以趁此机会进行新产品与自主品牌布局与推广。在市场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去开拓、耕耘,才能真正有机会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杨田甜经理现场分析了草铵膦、精草铵膦、恶唑酰草胺、吡蚜酮等中国热门农药产品在东盟市场的协同布局。


2021年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预判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市场信息中心主任、《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总编顾旭东主持会议并作报告

对于2021年中国农药市场的发展和2022年及未来的市场的前景,《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总编顾旭东进行了总结和预判:对于2021年农药市场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原药企业由于价格的高涨也随之带来高利润,所以日子比较好过,但这种价格的高涨和高利润不可持续,相关企业都要有心理准备,不能被一时的暴利所迷惑。几家忧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关门倒闭的境地,此外制剂企业两头受挤,原药的高成本和制剂价格上涨的受限,使制剂企业并没有享受得到原药价格的暴涨高企带来的利好,这也是由于农药属于支农产品的属性决定的。

此外,2021年农药市场与往年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不确定因素增多,看不懂,迷茫,无法预判,估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

面对2022年不确定的农药市场,顾旭东总编也在现场进行了基本预判。

供需方面:供需紧平衡得到缓解,2021年比较紧俏缺货的品种,2022年供应将得到改善,基本不会再出现一货难求的现象,主要是一部分产能进一步得到释放,产量进一步提高。

价格方面:2022年上涨将趋缓,下半年将回调或呈下降状态,全年整体价格在去年高位上下降幅度或达10%-30%,个别品种甚至达50%。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发展趋缓或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将整体提升大家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二是新投放产能得到释放;三是国内外更多企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使国际市场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会议现场还举办了抽奖活动,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跃为3名获奖人员颁奖

《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媒体部总监刘琴开场


本次会议主论坛报道:

乌卡时代,2022年的农药市场如何应对方能拔得头筹?

后续还有农药营销与服务创新论坛(树荣论坛)、农药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等更多内容精彩呈现,敬请关注!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