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瓜白粉病的综合防治
瓠瓜起源非洲,考古发现7000年前中国就有食用瓠瓜。一般采用设施早春和秋延栽培,虽然瓠瓜的抗性好,但在种植区也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不同程度发生。其中瓠瓜白粉病是瓠瓜生产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易致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叶片早衰,一般发生率达10%左右,严重时达30%以上。因此,在生产上应采用如下综合防治措施提前预防。
一、 发病症状
瓠瓜白粉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但以生长中、后期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藤、叶柄、卷须亦可受侵染。叶片开始发病时,叶片上有少量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白色小粉斑(图1),后扩大,数量增多,不同病斑相互融合,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全叶布满白粉(图2),颜色渐变为灰白色,重病叶最后呈灰黄褐色,并多从叶缘干枯死亡,导致不同程度卷曲。有时在发病初期,可见叶面无明显的白色粉状物,而呈现边缘不明显的黄色圆斑,其叶背则生白色粉状斑。在老病斑霉层中间可呈现浅灰褐色。
藤、叶柄及卷须发病,病斑与叶上相似。在植株生长晚期有时病斑上可出现黑褐色小粒点(图3),为病菌的闭囊壳。病害严重时,植株仅有梢部及长出不久的侧藤嫩叶保持绿色。
二、 病原
Podosphaera fuliginea Anagnostou et al.200,称瓜类叉丝单囊壳,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态为Oidium erysiphoides,称白粉孢,属半知菌类。
分生孢子梗,无色,圆柱形,不分枝,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单胞,串生,大小(30.2~39.5)μm×(7.38~22.12)μm。闭囊壳,褐色,球形,直径67.5~122.4μm,壳内有1个倒梨型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附属丝无色至淡褐色。
三、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该病病菌为外寄生、专性寄生菌,病部着生的白色粉状霉,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低温干燥地区,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终年都有瓠瓜或其他寄生植物种植的温暖地区或温室,病菌能辗转为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和雨水等传播发展。至晚秋,在一些地方的病株中下部老熟叶片上(特别是叶背面)可形成有性世代闭囊壳。
对发病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在气温16~24℃,空气相对湿度45%~75%时,病势发展快,超过95%会抑制病害蔓延。光照不足,排水不良,株间湿度大,植株长势弱,氮肥施用过多及邻近温室、大棚的田块易于发病。温室及大棚容易造成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的小气候,故常较露地发病早而重。爬地栽培发病较搭架栽培重,种植密度过大,枝叶荫蔽,通风不好,发病重。连作地较轮作地发病重。高温高湿,雨水较多,或高温时晴雨交替,天气闷热,或连阴雨天易于流行和发展。在湖南益阳,瓠瓜白粉病发病盛期为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和9月至11月。
四、 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越蒲2号,早熟,以侧蔓结瓜为主,中抗白粉病。育苗时,苗床应与其他瓜类栽培地隔离。选择前茬为非瓜类种植、地势较高、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采用搭架栽培,合理密植,每667m21000~1500株为宜。摘除下部老叶、病叶,注意田间通风透光;科学浇水,降低植株间空气湿度。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生长中后期及时追肥。如春露地栽培,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667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75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30kg、尿素25kg,追肥从开始坐果后进行,每隔10~15天一次,连追肥2~3次,每次每667m2用三元复合肥10~15kg对水淋施。在盛花至结瓜初期,还可用0.3%磷酸二氢钾加硼砂溶液叶面喷施2~3次,每隔7~10天一次。
2. 药剂防治。针对有机种植,可选用0.5%大黄素甲醚AS1000~20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或1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600~800倍液,或1%蛇床子素EW400~500倍液等提前喷雾防治,发生重时防治3~4次。
针对无公害或绿色蔬菜种植,可在发病前,选用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WP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WP700倍液等广谱性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药,选用15%三唑酮WP1500倍液,或62.25%腈菌·锰锌WP600倍液,或25%乙嘧酚SC1500~2500倍液,或30%醚菌酯SC2000~2500倍液,或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WP1000~2000倍液,或40%氟硅唑EC8000~10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WG1000~2000倍液,或25%戊唑醇EW3000倍液,或5%己唑醇SC1500倍液,或43%氟菌·肟菌酯SC2000~40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200倍液等喷雾防治。或每亩用41.7%氟吡菌酰胺SC5~10mL对水30kg喷雾。
在发病较重时,可选用25%腈菌唑EC1000~2000倍液+50%克菌丹WP 400~500倍液,或30%氟菌唑WP 1500~2000倍液+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40%氟硅唑EC4000~5000倍液+70%代森锰锌WP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对于大棚栽培,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烟熏。由于白粉病菌易对一些药剂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药剂的选择和轮换使用。有些瓜类或不同品种对硫制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在气温过高或植株生长幼嫩时易产生药害,应避免在温度高时施药。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