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暴风骤雨下的缅甸农化市场!

发布时间:2023-7-10 17:36:29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Thantsin

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50%。我国作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8-2022年,我国出口到缅甸的农药数量和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幅明显。但政变以来的三年,缅甸的政局、经济、汇率和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朝令夕改的政策往往让经营者措手不及,无所适从。本文分享了缅甸农药市场的基本概况和最新动态,以此给对缅甸农药市场感兴趣的农化行业专业人士以帮助。

一、缅甸基本概况以及主要作物

缅甸是东盟成员国之一,位于中南半岛西侧,西南临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与泰国和老挝接壤,面积676578平方公里,是东南亚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农业为缅甸国民经济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60%以上,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50%。缅甸可耕土地约1200万公顷,净种植面积为1133万公顷,可浇灌耕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18.5%,尚有600万多公顷的空地、闲地和荒地有待开发。缅甸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常规作物,和橡胶、甘蔗、棉花、棕榈等工业用作物。

近年来,豆类已超过大米成为缅甸出口创汇的最主要农产品,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农产品出口额为5.34亿美元,其中豆类出口额2.8亿美元,占到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大米出口额紧随其次,约1.64亿美元。

二、缅甸农药经销形态概述

缅甸农药经销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缅甸本土最大的农药公司是AWBA,市场份额占到50%~60%。其牢固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对于其他前五的企业,大家都备受争议,都会自诩为自己是前几位)。

2. 跨国公司在当地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依靠当地公司来经销。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比较低。当地市场以非专利产品为主。

3. 虽然中国公司最近10年陆续去的比较多,但都很难竞争过当地公司。缅甸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进口农药以小包装为主,农民用药水平很低很落后,亟需政府和企业的大力引导。缅甸主要用药品种是以老产品为主,当地公司新产品推广能力差,新产品风向标跟着当地的AWBA走。农药边境走私在疫情三年由于边境封锁得到了短暂的遏制,疫情前后走私依旧占据比较大的份额。

4. 除了2021和2022年(政变和汇率波动期),农药销售还是以为赊销为主。

5. 政府监督体制薄弱,走私农药、添加隐形农药甚至不合格农药销售的现象依旧存在。

三、 2018-2022年中国出口缅甸农药情况

2018-2022年,我国出口到缅甸的农药数量和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除外),且增幅明显。在三类农药中,除草剂出口最多,约占总出口量的50%左右;其次是杀虫剂,占比40%;杀菌剂出口量最少,占比不到10%(详见图1、图2)。


四、缅甸农药登记情况

目前涉及缅甸登记的主要法规有:《农药法》,20th January,2016。

登记主管部门是农药登记委员会(Pesticide Registration Board),是由农业和灌溉部组建,由该部副部长担任主席,农业司司长担任秘书,植保局局长担任联合秘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担任成员;农药登记委员会组建农药技术委员会(Pesticde Technical Committee),由农业司司长担任主席,植保局局长担任秘书,经农业和灌溉部批准的其他相关部门的专家作为成员,并确定工作职能和职责。

农业部门负责农药登记委员会的办公室工作。

1. 核心登记资料(见表1)

2. 登记时间及有效期

老产品登记(P):1.5~2年,登记有效期5年;到期前续展正式证(F),登记有效期10年。

新产品登记:第一阶段(E),1.5年,登记有效期2年;第二阶段(E-P), 22.5年,登记有效期5年。

3. 登记流程

网上在线申请:PRB初步审核资料齐全缴纳登记费用和化验费用,农药技术委员会评审PTC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提供标准品和样品。

化验室检测:PRB开会确定登记通过与不通过列表,对外公示。

4. 缅甸农药登记优缺点

优点:资料要求少,下证相对快,价格低,有效期长,续展简单,续展后有效期10年,首家新产品登记有3年保护。

缺点:一个登记证只能有一个商品名,如需要多个商品名,那就需要多个登记证,而且登记政策变动较快,有时候会让大家措手不及。

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当前可耕地面积不到1200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比为20%,而周边国家如泰国可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为39%,越南为32%,未来可待开发的耕地面积巨大。但另一方面,政变以来的三年,缅甸的政局、经济、汇率和正常生活秩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建议外资公司启动前务必深思熟虑,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如果根据自身的评估没有任何的风控能力,那就先不要启动,保持关注;其次,在团队建设上要有足够的心思和重视,筛选出合适的人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急于求成地去逐利,市场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短期内是无法收效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地投入。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