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农业影响巨大!汤加火山爆发或引起“无夏之年”
如果火山持续喷发会出现“无夏之年”,也就是说夏天气温下降......
1月15日12时27分(北京时间),位于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以北约65公里处的海底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喷发至高空20千米处。据悉,从汤加卫星图看汤加火山喷发前后对比,火山口以及岛屿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已沉入海面之下,一座岛屿几乎消失,无法从太空观察到,在诺穆卡岛,不少海边的建筑消失不见,海岸线变化明显。
FY-4B静止气象卫星
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灰云扩散过程监测
1月15日15:45至21:00(汤加时间)
火山喷发对气候有何影响?
此次喷发位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监测海域附近,应警惕此次喷发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后续影响,在长期的全球尺度上,影响目前的拉尼娜进程,进而对我国天气产生影响,极端天气可能增加。
FY-3D MERISI+MWRI 融合海温距平空间分布图
更何况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海水的温度在下降,这样更使得这些冷湿气流北上,形成有效的雨雪天气,气候降温非常厉害,今年夏季有望不是特别的热。
而就目前我国的气温来看,本应该是三九严寒天,结果温度比往年偏高2~4度。根据天气预报预测,四九严寒天到了,而气温依旧比往年偏高。这样就会造成春季严重的倒春寒,而且持续时间比较久,甚至会延续到6月份。
总之,2022年气候变化异常, 低温应该是2022年的气候特点,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对我国气候及农产品有何影响
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携带二氧化硫漂浮到空气中,二氧化硫与其他物质结合成硫酸盐形成遮阳伞反射太阳光,遮挡阳光进入地球,从而导致地球降温。如果火山持续喷发会出现“无夏之年”,也就是说夏天气温下降。
火山喷发形成的遮阳伞效应会导致农作物光照时间减少,由于缺乏少阳光照射,农作物光合作用下降,农作物产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正应了俗语说的“该冷不冷,五谷不丰;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对于高寒山区的农作物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正常地成熟,气温降低霜冻会提前,这样最终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减少。
由于全球气温下降,导致海水蒸发量减少,海水蒸发量减少直接导致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减少,加重旱情。最近几年北方阶段性干旱已成常态,降水量进一步减少会造成一些地方就会出现极端的干旱天气,甚至会加重沙漠化。
历史上几次火山喷发对农业的影响
此次汤加火山爆发具体会造成什么影响,历史上的几次火山喷发或许对我们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815年4月15日,坦博拉火山爆发,达VEI-7级,导致1816-1818年全球夏季温度分别下降了0.53℃、0.44℃和0.29℃。气温下降导致农作物歉收,北半球欧洲、北美、亚洲,均出现大面积作物歉收和饥荒。
法国谷物减产幅度在3%-33%不等。爱尔兰马铃薯在地里腐烂,造成大范围饥荒。瑞士几乎所有州都要靠进口谷物维持。英国各地谷物收获时间大幅推迟。德意志各邦政府颁布谷物出口禁令。中国云南昆明8月平均气温比正常值低2.5-3.0℃,造成水稻等作物歉收,导致持续了三年的“嘉庆饥荒”。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燕麦、梨、苹果、樱桃大幅减产,燕麦价格由1815年每桶12美分暴涨至92美分。
1883年5月-10月,喀拉喀托火山爆发。达VEI-6级。一年后北半球夏季平均气温下降0.4℃,五年内全球平均气温下降1.2℃。叠加1887年冬末到1888年夏的干旱,英国各地农作物产量受损。
1991年6月15日,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达VEI-6级。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的10%的阳光,使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约0.5-0.6℃,全球气温下降约0.4℃,影响长达三年。1991-1993年,美国豆类、荞麦、水果等产量持续下降,其中豆类产量三年下降约35%。
从本次汤加火山喷发情况来看,喷发地点在南半球,对北半球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澳洲南部、巴西南部、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及南非或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并且,由于火山喷发点在ENSO监测区附近,需要警惕火山喷发对风海流的影响,如果此次火山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气溶胶进入平流层过多,增加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从而对农作物的优良率、单产造成不利影响。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