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园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在果园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捕食或寄生而死亡时,这后一种生物就是前一种生物的天敌,换言之,天敌是昆虫的生物性自然敌害。在果园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虫害,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果园的病虫防治中依靠自然控制作用,从而达到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目的,对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果品质量,生产无公害的绿色果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害虫天敌种类多。果树害虫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捕食螨、蜘蛛和鸟类等,后者包括各种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等。例如在南方橘园,早在上世纪50年代,招引释放澳洲瓢虫,防治柑橘吹绵介,橘园在不打任何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澳洲瓢虫扑食吹绵介效果高达95%~100%,成为“以虫治虫”的成功典范。提起蓟马,人们自然会想到危害水稻和蔬菜等作物的同名害虫,但事物总不是绝对的,在蓟马家族中多数是害虫,可是也有些种类,能在果园捕食多种害虫,常见的有益蓟马主要是六点蓟马和带纹蓟马,这两种蓟马都是很小的昆虫,一般肉眼不易看到,虽然体小,但它的嘴是一根很尖的长管,能插入害虫体内吸汁充饥,广泛捕食果树上的害虫,其中最合它胃口的是红蜘蛛、蚜虫和粉虱等,尤其是喜欢吃发生较多的山楂红蜘蛛。这两种蓟马不仅捕食种类很多的害虫,而且食量颇大,据观察,每天供给它充足的红蜘蛛和蚜虫,一头蓟马平均可杀死568.3个,其作用不可小视。蓟马每年繁殖多代,就拿六点蓟马来说,每年发生8~10代,世代交替,每月的最大增殖倍数为60~70,是果园红蜘蛛所望尘莫及的。橘园生活着一种草蜻蛉,它的幼虫专门捕食红蜘蛛、蚜虫,别看它们身小体微,吃食害虫却速度惊人,1只2~3龄草蛉幼虫,一天能取食红蜘蛛69~120头,或取食橘蚜36~105头。在橘园捕食性蜘蛛种类多,如草间小黑蛛、狼蛛、球腹蛛等多种,它们专吃活虫,不吃死虫,捕食刺吸害虫的方法是“张网待客”,一旦害虫落网,立即分泌出毒素将其麻痹,继而向害虫体内注入消化液,将害虫体液溶解成蜘蛛的美味佳肴,大大地降低橘园红、黄蜘蛛等害虫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橘园的介类害虫危害,在防治上是一个棘手问题。利用天敌杀灭红蜡介可是一个见效快的绝招呢!目前已可利用消灭红蜡介的寄生蜂,主要有三种,即蜡介啮小蜂、夏威夷软介蚜小蜂和红蜡介扁角跳小蜂,它们的体长均未超过2毫米,但它们都有一根长而细的产卵管,专将卵产于红蜡介的成虫体内,待卵孵化,红蜡介就变成了一个空壳而死亡。外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已发现能危害多种果树和其他园林植物,我国科学家已发现一种像蚂蚁似的寄生蜂,叫做周氏啮小蜂,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自已的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里,也就是“借腹生子”。卵产入美国白蛾蛹里后,这些卵在美国白蛾蛹里慢慢孵化,孵化出来的幼虫主要靠吸食美国白蛾蛹里的汁液和营养来维持生命,然后再慢慢开始化蛹,羽化成成蜂。
正确保护与利用天敌。
1. 建立天敌栖息保护区。在果园生态系统中,建立和保护好天敌昆虫生活的环境,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以充分发挥它们对果园害虫的控制作用。其方法一是建立绿色屏障。在果园周围结合营造防护林或绿篱,设立一定宽度的绿色屏障,在屏障内有选择性地种植一些低矮植物,发挥这些植物招引栖息天敌,让其前来生存和繁殖,让各种天敌在果树生长期中陆续迁入果园,利用它们降低害虫群体发生数量,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与杀灭作用。其二是提倡果园种草。果园种草不仅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盐分,抑制其他杂草生长,改善果园小气候,而且通过果园种草能给多种生物提供食物,克服天敌与害虫在发生时间上的“脱节”现象,“以害繁益”使果树天敌数量得到大量补充,起到与害虫同步发展,以益灭害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多种作物生存和繁殖,使果园生物群落数量显著增加,以达到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如橘园种植藿香草,可以引来大量橘园害螨如红蜘蛛、黄蜘蛛和锈壁虱等的天敌——钝绥螨,橘园种植藿香草后,有利于钝绥螨迅速繁殖,以控制上述螨害的发生。
2.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果园害虫,是依靠自然控制作用,害虫天敌与害虫同处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如果在防治病虫害时,不区分情况,去合理选择化学农药,就会在杀死害虫时同样杀死了果园的大量的天敌,因此在防治果园病虫害时,一定要注意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天敌。一是选择对天敌影响小的农药。一般来说,敌敌畏、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以及复配剂如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对寄生蜂、捕食性蝽类、蜘蛛、蛙类等天敌的杀伤力非常强,最好不要使用;而应选择对天敌活动影响不大的杀虫杀菌剂,尽量少用广谱性的杀虫杀菌剂。常用的药剂如灭幼脲3号、吡虫啉、扑虱灵、阿维菌素、哒螨灵、白僵苗、浏阳霉素和中生菌等。二是注意施药的时间。抓住果树发芽前的防治,害虫与天敌相比,前者在越冬后的活动期较后者为早,故在果树萌芽前,害虫就开始出蛰,这时可采用多种措施予以消灭,如剪虫枝刮树皮等,而这时天敌尚未出蛰,喷药对天敌的杀灭作用影响不大。天敌和害虫一样,大部分种类在果园内越冬。在果树落花后越冬后的天敌陆续出蛰,寻找食物。在果树生长前期,以小花蝽、草蛉、瓢虫、蓟马、蜘蛛等捕食性为多,在7月份后,捕食螨即成为果园的主要天敌类群。在合理用药或不用药的果园,这些天敌发生数量较多,尤其是在6~7月份,会发现大量的天敌活动,使蚜虫和害螨和部分食叶害虫发生受到抑制。而在不合理施药的果园,却很少发现这些天敌的踪影。所以在果树生长前期(6月份以前)尽量少施或不施广谱性杀虫剂杀菌剂,以保护天敌不受其害,发挥控制害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