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热天防治白粉虱与跳甲,更需讲技巧
暑天热得让下地的农民快喘不过气来,但这样的天气却成为烟粉虱与跳甲的天堂。当下正值它们发生高峰期,很多蔬菜种植户都想找一个较好的方案能够快速消灭它们,但苦于接触的农药品种有限和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一知半解,虽多次用药效果都不理想。笔者现推荐经实践证明较为靠谱的几种药剂成分和复配方案以及用药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一、 白粉虱频发怎么办?科学用药效果才好
1. 前打后落、见效快的触杀型杀虫剂:一是啶虫脒,属于成本最低的防治白粉虱的药剂,20%啶虫脒WP15~20毫升/桶水(每桶水15kg,下同)前打后落。二是烯啶虫胺,属于烟碱类杀虫剂,10%烯啶虫胺AS 20克/桶水,但目前白粉虱对该药抗性比较严重,不建议连续使用。三是仲丁威,虽是老牌药剂,但是防治白粉虱的效果也不错,触杀性比较好且抗性一般。
2. 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杀虫剂:触杀型的药剂一般杀虫速度快,但是药效期短,因此需搭配使用内吸性的药剂一起使用。一是烟碱类杀虫剂,如噻虫嗪、呋虫胺,具有内吸加触杀的效果,其内吸灭虫作用更强,药液被植株吸收后,对于新迁移来的粉虱吸食作物汁液后仍会中毒死亡,且价廉。二是螺虫乙酯,可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秀杀虫剂,如果用药技术过关,喷施22.4%螺虫乙酯SC1500~2000倍液,药效持续15天以上,防治白粉虱、蚜虫效果非常好,但速效性非常差且价格较高,最好不要单独使用。
3. 杀卵型药剂:白粉虱一年可以发生十几代,如果仅治虫不灭卵,那么过不了多久,白粉虱就会再次大规模发生,因此必须虫卵兼杀。杀卵剂吡丙醚是一款全打型的杀卵剂,对除螨虫以外的所有害虫卵都有效果。一次喷药可防治白粉虱、蓟马、菜青虫等虫卵,一般10%吡丙醚EC8~10ml/桶水,不要单用,需搭配上述杀虫药剂效果更好。
4. 白粉虱防治的黄金复配方案:除了药剂成分选对以外,科学搭配才能达到除虫效果。一是烯啶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有触杀作用,呋虫胺有内吸作用,二者搭配是目前的主流配方,一遍药的持效期在十天左右,每桶水的成本不超过5元;二是啶虫脒+螺虫乙酯,啶虫脒有触杀作用,螺虫乙酯双向传导内吸性强,啶虫脒价格便宜,螺虫乙酯价格较贵,这样搭配经济实惠,每桶水成本在8元左右;三是烯啶虫胺+吡蚜酮,该配方使用较多,一般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15g/桶水;四是噻虫嗪+吡丙醚,该配方持效期也比较长,70%噻虫嗪20g+吡丙醚,虫卵双杀,管得久。
注意:不论使用哪个杀虫配方,都建议添加吡丙醚杀卵,才能够明显地延长防治时间。
二、 跳甲虫的农药选择与技巧
跳甲又叫“土崩子”,特别偏爱吃十字花作物。由于蔬菜的生育期短、上市快,所以不能打内吸性强的农药,易造成残留。而使用触杀型的农药,一打药它就逃开了,好像打什么药都不管用。通过与种植户交流得知,跳甲难防治的原因:一是少有农药专门登记用于防治跳甲虫。二是种植户缺乏相应的用药技术和经验,选不对药剂和不当使用方法。现笔者推荐如下药剂并进行科学防治跳甲虫,效果事半功倍。
1. 防治跳甲虫的农药成分及其种类
一是菊酯类杀虫剂,如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都可以,这类杀虫剂主要是触杀作用明显,害虫接触到药剂就会死亡,但持效期短。二是烟碱类药剂,典型的代表有啶虫脒、呋虫胺、噻虫啉。啶虫脒属于触杀型药剂、最常用;呋虫胺属于内吸类型药剂,新成分,见效慢、持效长;噻虫啉属于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内吸作用,效果显著但成本高。三是哒螨灵,属于触杀型、噻嗪酮类药剂,可以治跳甲,同时兼治红蜘蛛等螨虫,效果不错,但抗性明显。
2. 目前市面上防治跳甲常见的几个复配方案
联苯·噻虫啉、联苯·呋虫胺、啶虫脒·哒螨灵这三个配方经实践验证对跳甲的效果都非常好,可以放心使用。种植户可根据当地跳甲抗性情况来选择使用。这三个配方除可防治跳甲以外,对蚜虫、粉虱等防效也不错,可以说是一药多治。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方案一:20%啶虫脒·哒螨灵SC,是近两年防治跳甲的明星配方之一。20%啶虫脒·哒螨灵SC40毫升/桶水,药后一个小时明显见死虫,触杀效果明显,药效可达一周以上。
方案二:60%呋虫胺·哒螨灵WG(还可选择20%、30%、35%),该配方依然是烟碱类杀虫剂和哒螨灵的复配,但与方案一有区别,因呋虫胺速效性不如啶虫脒,所以这个配方触杀效果一般,但内吸杀虫效果好,用药后24小时能看到明显死虫,持效期在10天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60%呋虫胺·哒螨灵WG15克/桶水喷雾。
方案三:40%联苯·噻虫啉SC,该配方为防治蔬菜跳甲的特效药,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和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的复配。这个配方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用来防治鞘翅目害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壳虫一类,对跳甲、天牛等特效。40%联苯·噻虫啉SC10~15毫升/桶水,用药后1小时明显见死虫,药效7天左右。
3. 打跳甲的需讲究的技术方法
一提起打农药,很多种植户常规的想法就是背着喷雾器,从田头打到田尾,但是防治跳甲却不能这样,为何呢?因跳甲活动能力强,可来回跳跃躲避着药液。因此,打药时需与跳甲“斗志斗勇”,最好用周边包围中心的方法,即从四周往中间打,先打外围,再打中间,打药过程中,跳甲有躲避农药的特性,只会向没有喷施农药的中心地带躲避,最后缩小包围圈,使跳甲粘附药剂的机率变大,这样可使防治效率大大提升。
4. 除常规喷雾外,撒施和冲施效果或许更好
如果常规喷施农药治不住跳甲,那么可以撒施颗粒剂或冲施药剂,也许效果更好。
方案一:撒施颗粒剂治跳甲。使用2%联苯·噻虫胺颗粒剂2000~2400克/亩进行撒施,其有效成分在土壤中缓慢的释放,达到长久防治跳甲的效果。
方案二:冲施药剂治跳甲。这个防治方法持效期比较长,不过建议配合叶面喷雾同时进行。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全田冲施,使土壤表层全面覆盖农药成分,跳甲在土表活动时中毒死亡,这个方法杀虫彻底,可以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噻虫胺,此配方除防治跳甲外,蓟马、地下虫也能搞定。
防治跳甲注意事项:一是注意用药时间。跳甲在天气凉快时活跃度最高,因此尽量选择在傍晚用药效果更好。二是要保持田间的清洁卫生。病植株残体、杂草堆要及时清除,否则会成为跳甲的藏身之处而逃过药剂的追杀。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