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防治霜天蛾
梓树、楸树、柳树、苦楝、白蜡、悬铃木、金银木、大叶女贞、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冬青、丁香、桂花、茉莉、地锦、泡桐等等的花木一直被大量地应用于园林绿化项目上,但近年来却常见其受到一种害虫——霜天蛾的侵害。霜天蛾,也称泡桐灰天蛾、梧桐天蛾、灰翅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霜天蛾属。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一年发生2~3代,而在长江以北地区则发生1~2代。
霜天蛾成熟的幼虫能钻土打洞。故其幼虫在高龄后会停食,并钻入土中,或者是在枯枝落叶下,或石缝中进行化蛹和越冬。通常越冬代蛹的入土深度为3~5厘米,但在疏松土层,可以深达10多厘米,偶有土室的存在。而在这以后,越冬代的霜天蛾会发生于4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成虫有趋光性、耐寒力以及较强的飞翔能力。但是,霜天蛾成虫白天还是多静止不动,或者是在树丛、枝叶、杂草,或在房屋等建筑物的暗处隐藏着。霜天蛾的成虫,多半会在黄昏才飞出活动,并且又以在傍晚时和晨时前后活动最为活跃。此时,常见其雌雄成虫追逐、交尾和产卵。一般霜天蛾在羽化后,到其性成熟可以进行交尾,是需要数小时,甚至是1天或2天时间的。此外,霜天蛾的交尾也会经历数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0多个小时。而在这以后,霜天蛾还需要用数天的时间,来等待其卵的成熟,之后才会产卵。霜天蛾的卵一般是散产在花木的叶背和叶柄等处,并且每一雌成虫每次产卵的数量都会比较的大。
一般,第1代的霜天蛾会在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而第2代的霜天蛾则是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通常,越冬代、第1代以及第2代霜天蛾的历期,分别约为210天、80天以及70天左右。霜天蛾在初孵以后,其幼虫会在叶背上面取食花木的叶肉,但是初龄的霜天蛾食量还很小,故其为害也不大。但是在3龄以后,霜天蛾幼虫的食量就会变大,且3龄后其多会沿着叶缘而进行取食,取食的量还算小,故其危害也轻点,但还是会将叶片食成缺刻状。而在4龄后,霜天蛾的食量就会变得很大,进入暴食期。霜天蛾幼虫是以晚上或阴天取食居多的。其幼虫的历期约在16~18天,且世代重叠。在这一年之中,5月份至10月份会是霜天蛾幼虫的为害期。而在这之中,又是以7月至9月的霜天蛾虫量最高,危害最大。所以当霜天蛾发生特别严重的时候,它完全可以将部分植物,特别是像女贞类的绿篱、球的叶片全部食尽,而仅剩下叶脉、枝条和茎秆等,从而导致了苗木全株的枯死。故霜天蛾着实严重影响着花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并且还严重降低了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故对其要积极地开展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1. 霜天蛾食性杂,可以危害多种植物。因此在景观设计和植物造景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将受同种害虫危害的植物配置在一起,或者是相隔的太近。
2. 霜天蛾的成虫可迁飞进行传播,但其主要还是靠交通工具的携带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所以务必要做好对植物的检疫工作,以防止其伴随着苗木的调运而传播至它处。另外,平常还是要注意保护好和利用好鸟类、蛙类、螳螂、胡蜂、茧蜂等有益天敌,以捕食霜天蛾。
3. 对于低矮的观赏植物、花卉,我们还可以根据观察地面掉落的虫粪以及林木的危害状,开展人工捕杀霜天蛾幼虫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好日常肥水的科学管理,并要适时的中耕除草和及时修剪枝叶,有效提高植物的通透性和增强树势。
4. 诱杀成虫。我们可以利用霜天蛾成虫在夜间趋光的习性,在其成虫的羽化期和发生期里,选择采用性引诱剂,设置黑光灯、电子灭蛾灯,或者是高压汞灯等,来对霜天蛾成虫进行诱杀。
5. 药剂防治。一般在虫口密度高,且必须用药剂进行防治时,我们才建议开展药剂防治的工作。防治的时期,我们最好是选在霜天蛾幼虫3龄以前。我们可以通过喷洒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至6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倍液+ 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或50%马拉硫磷1000至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至1500倍液,或35%伏杀磷乳剂2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至2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3000至3500倍液等来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