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唑萘菌胺两年后专利到期,与这些产品复配扩大防治谱
吡唑萘菌胺是一种兼具预防和治疗性的杀菌剂活性成分,属于SDHI类杀菌剂,是一类作用于病原菌琥珀酸脱氢酶而抑制其呼吸作用的杀菌剂,这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新颖,不但可用于叶面喷雾,也可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能长效防控作物病害。该成分的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线粒体膜中的呼吸酶。可用于防治谷物作物中常见的叶斑病、褐锈病、黄锈病、大麦网斑病等。此外,吡唑萘菌胺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尤其对壳针孢属真菌十分高效,如对小麦锈病和大麦锈腐病的防效均优于氟环唑。
吡唑萘菌胺属于先正达公司的专利产品,距离专利届满还有2年多的时间,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该有效成分登记产品有7个(表1)。
(1)四霉素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不仅对灰霉病、早疫病、灰叶斑的防治效果好,而且还能够同时对菌核病、立枯病、死棵、根结线虫、溃疡病进行有效防控,延缓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抗性的产生,实现了一喷多防,提高了防治效率,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2)吡唑萘菌胺和代森联的杀菌组合。该杀菌组合可以用于防治禾谷类、蔬菜、水果、观赏植物和葡萄藤上的有害真菌和细菌。此外,该杀菌组合施用至所需防治的地点,可以达到防治土壤或栽培媒介中致病或腐生的真菌和细菌的目的。如果该杀菌组合用于处理种子,还具有保护种子免受携带的植物病原菌侵袭的用途。
(3)吡唑萘菌胺与烯肟菌胺、双炔酰菌胺、氟吡菌胺中的一种以一定比例复配,能有效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对抗药性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使用成本低、防效好,在农业上使用时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4)申嗪霉素和吡唑萘菌胺按照一定比例混配后,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大田防效明显高于单剂,可减少施药次数,能有效降低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施药成本;同时抗性风险低,为现有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病害群体的治理提供新的选择。
(5)吡唑萘菌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增效明显,更重要的是施用量减少,使用成本降低。该杀菌组合能有效防治作物的某些特定的真菌病害。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进行复配,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对于扩大杀菌谱和延缓真菌、真菌抗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