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迷你没商量的“迷你蔬菜”,种植前景怎样?

发布时间:2021-3-16 13:27:27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本刊编辑马志铭 整理

身为“煮妇”的小编常去菜场,有时会看到一些特别可爱的“迷你蔬菜”,如核桃般大的甘蓝、洋葱、西兰花等微型蔬菜。小巧玲珑的可爱模样令小编总忍不住会出手买些回家,并按照百度厨艺实践一回才罢休。近来有蔬菜专家研究发现:“迷你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其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成分等指标都更胜一筹,看来“浓缩的就是精华”并不是传说。当然,“迷你蔬菜”与普通蔬菜之间的营养差异也不可能太大,这是基本常识。

  但为什么“迷你蔬菜”小个头却价钱高呢?“迷你蔬菜”的价格贵并非因为“迷你蔬菜”的营养优势,而是因为其出产率低且品相漂亮,加上种植的人少,所以物以稀为贵。另外很多高档餐厅或美食达人推崇这些食材,使它们当仁不让地成了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饮食时尚、精致的标签,因此“迷你蔬菜”的价格为普通蔬菜价格的十几倍也实属正常。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吃,既讲究营养还要看起来特别精致,使得“迷你蔬菜”越来越有市场,种植前景看好。那么今天小编专门与大家推荐一些可以种植的小品种的“迷你蔬菜”吧。

玉米笋

玉米笋为玉米属,一年生高茎作物。乃甜玉米细小幼嫩的果穗,去掉苞叶及发丝,切掉穗梗即为玉米笋,在美国生产较多。中国有少量种植,分布在少数大城市附近。玉米笋的食用部位为籽粒尚未隆起的幼嫩果穗,此时穗梗未硬化。玉米笋的热量非常低,每100克只有27大卡,热量仅有同分量米饭的1/5,营养丰富是饮食调节小能手,特别适合减脂期食用,吃起来还脆脆甜甜、香嫩可口。炒菜时,将玉米笋剥皮洗净,与肉片一同翻炒,玉米笋的清甜与肉片的嫩滑相得益彰,爽脆入味超下饭。煲汤时,加入玉米笋一起炖,味道清甜不腻口,而且色香味俱全,连挑剔的小孩都能喝上两大碗。

玉米笋的栽培技术如下:

玉米笋本质与甜玉米相似,故其栽培技术与甜玉米基本相同。玉米笋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水田、农地、山地均可种植。玉米笋只是植株品种稍矮小、分蘖力更强、叶片较多、果穗较小、苞叶较长的品种,在闽南平原地区年可种三季,山区年种两季。从播种至采笋期,春播78~69天,夏播65天左右,秋播5461天,采笋期15天左右。一般亩产苞穗750850kg,产鲜笋180200kg。适时采收和掌握采收技术是保证鲜笋质量和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即在玉米抽雄期,将当天吐出花丝的雌穗要及时采收。采收时雌穗柄留23节,主穗采后穗柄两旁会发出两个侧笋。第一个笋采收时间可在第一苞穗花丝露出苞叶的第2天采收。第24个笋及侧笋应在其花丝露出苞叶的当天采收。但必须根据笋径粗细、长短,灵活掌握。采收时主要以花丝长度为标准,一般不宜超过2~3厘米。应按先上后下、先大后小的原则,每天采收1次。采收时不要折断茎秆和叶片,以免影响下部果穗的正常发育。用刀划开外部的皮,去净花丝,保持笋体完整,忌曝晒,防失水、干尖、变色。因玉米笋产量不高,所以玉米笋价格一般偏高,每斤在二十到几十元不等。

抱子甘蓝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原先是“住”在地中海南岸的,每一株上的小叶球果实都会簇拥在一起,故称“抱子甘蓝”,因为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鲜嫩的味道被欧洲、北美洲作为重要蔬菜食用,现已是国内较为常见的一种蔬菜。抱子甘蓝长在菜叶的下方,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这些鲜嫩的小叶球,看上去像一个迷你版的卷心菜,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甘蓝蔬菜家族中位居榜首。甘蓝本身的味道有一点轻微的苦,完全没到苦瓜那个级别。在西餐里,常见的做法是做沙拉,或者水煮了做配菜。担心其苦味的煮妇可以将它和油脂含量高的食材一起炒,味道香得没话说。号称“防癌菜”的抱子甘蓝,做成香煎抱子甘蓝,口感鲜嫩味道香,是减脂时的减肥餐配菜,老人孩子都爱吃。

抱子甘蓝的栽培技术如下:

其实种植抱子甘蓝并不困难,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首先,栽培管理方面与普通甘蓝相似。浸种消毒、育苗、基肥、中耕、除草、追肥、轮作倒茬等,不同的是更要注重整枝抹芽。又因为抱子甘蓝抗寒能力比较强,可早春种植。生长期喜湿,见干见湿,因生长期长需要大量施肥,否则会直接影响产量。其次,病虫害防治措施方面,其病害主要为黑腐病和立枯病,防治与普通甘蓝防治相似。最后,采收方面,因小叶球是由下而上形成的,因此采收时也从下往上依次采收。抱子甘蓝既可以食用,也可以当做植物观赏,茎秆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叶球,寓意“多子多福”样子非常喜庆。正因神奇的多子现象,那么只要种上一棵秧就能先后结上一百多个果子,相比于其他蔬菜来说,是一种非常高产的蔬菜。又因种植的人少,所以它的售价很高,一般是三十多元一斤,可见市场前景特别好。

西兰苔

西兰苔也叫做芦笋青花菜,身子像芥蓝,头像西兰花,是西兰花和芥兰杂交后得到的蔬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这个“混血儿”保留了西兰花好吃的花头部分以及芥兰美味的茎叶部分,可谓是集合了两种蔬菜的优点,又去掉了彼此不被人喜欢的缺点。西兰苔口感上比芥蓝脆嫩,营养价值上又高于西兰花,并继承了西兰花富含抗癌物质的优异品质。其蕴含的营养物质丰富,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其他矿物质元素(如:钙、铁、磷)、食用纤维和胡萝卜素等,维生素含量是甘蓝的两倍、番茄的四倍,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花椰菜的100倍。正因为如此,亚非西兰苔刚上市就受到市场的青睐,成为新功能食物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对注重营养摄入和健康美食人士来说,西兰苔是餐桌上的必选。

关于西兰苔的栽培技术:

与西兰花种植有相似之处,但不尽相同,小编将在本刊下一期杂志中详尽细述。西兰苔有早熟、中熟、晚熟、特晚熟系列新品种,西兰苔是比西兰花好吃,比红菜苔好看,比白菜苔有营养的新、奇、特、优功能型蔬菜新秀。其中亚非西兰苔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热、耐寒)、上市周期长。据悉亚非种业系列西兰苔适宜在全国各地区多岔口种植,平均亩产3000斤,扣除种子、地租、肥料、打药、人工等费用,平均每亩纯收入5000~7000元,市场前景很好。

顶花小黄瓜

这种顶花小黄瓜又称“黄瓜花”,比手指头还要细小。小黄瓜一边连着瓜藤,另一头顶着萌萌的黄色小花朵,看着特别像是一个迷你黄瓜玩偶。顶花小黄瓜原产自欧洲,它绝不是普通黄瓜的“幼儿期”,而是微型黄瓜品种中的一种。其黄瓜花全长15厘米以内,表面非常光滑,表皮颜色为绿色,带有一点光泽。这种黄瓜花食用价值非常高,清脆可口、肉质脆嫩、味甘多汁。黄瓜花是单性花,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保护内脏。常吃的人有加强基础代谢、减肥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作用。第一次吃的时候会有种让你的胃蕾打开新大陆的体验,口感超上头且清香四溢。是多吃也不发胖的减脂食材,适合清炒、凉拌。为了保证其口感爽脆,黄瓜花烹饪时长不易过长。

顶花小黄瓜的栽培技术如下:

选择适宜的品种,如:夏之光、冬之光、餐宝及进口品种等“迷你黄瓜”种子,因价格较贵(0.50.6元/粒)育苗时要采用精量播种,可使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一般30天左右,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准备定植。还可采用侧枝扦插方法,从而降低种子成本。

整地施肥、搭架绑蔓、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与种植普通黄瓜相似,只是更精细。特别采收环节更关键,由于“迷你黄瓜”连续开花结瓜能力强,为防治坠秧,当黄瓜花长至1315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采收,否则影响黄瓜花品相和后期瓜藤坐花率。种植顶花小黄瓜经济效益比普通黄瓜要高2至3倍以上,前景广阔。

贝贝南瓜

贝贝南瓜瓤少肉厚,个头小巧,是从日本引进的甘栗型南瓜品种,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和定向选育改良,才培育出了这种“像栗子的南瓜”,口感软糯集糖炒栗子的香、芋头的粉、红薯的甜,3种美味于一身。细腻绵密的瓜肉,无渣无梗不塞牙,勺子轻轻一压就成泥。因此贝贝南瓜可作为婴儿辅食以及上班一族的营养早餐,以及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贝贝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元素,100g贝贝南瓜的热量约为26千卡,不到米饭的1/5,其胡萝卜素是普通南瓜的6倍。多吃有助于保护视力和皮肤,促进骨骼成长发育,还可防治糖尿病和高血糖。

贝贝南瓜的栽培技术如下:

选择适宜的品种,如绿皮黄瓤的绿贝贝(经典款)、迷你贝贝(拳头大小,皮也可以直接吃)、黄贝贝(相比绿贝贝要更细腻,更甜,水分更多,皮稍厚不能直接吃)。选好品种后,种子进行简单的浸种处理,可使种壳软化,温水浸泡有利于破除休眠和杀菌。然后催芽至75%种子破嘴露根、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要进行苗床准备、制钵播种、温度控制等育苗管理后,再进行整地施基肥、定植移栽、半立架栽培,先地爬再吊蔓、生长期肥水管理、整枝、授粉等农事操作。

贝贝南瓜对外界条件适应性较强,病虫害较轻,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疫病、细菌性褐斑病、蔓枯病和炭疽病,为预防病害发生,可在南瓜生长发育期,喷施23次多菌灵500~6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其中蚜虫为害,在夏秋季节会带来病毒病。预防蚜虫可用90%啶虫脒10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可用90%啶虫脒拌炒香的诱饵诱杀。

贝贝南瓜早春低温,弱光照条件下生长快,果实品质优结果多,也适合反季节种植。亩产2000公斤左右,市场价约6元/公斤,扣除成本,亩收益约1万元,具有很大的种植前景。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