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梦境中的小麦、水稻和薏米

发布时间:2021-10-11 16:08:36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李太宇 刘作霖 蒋向华

美仑美奂如梦如幻的稻田画,随着稻子逐渐成熟,由绿转黄,这些稻田画的主角们也会不断地变换“马甲”。其实如此梦幻的画面除了水稻外还有五彩缤纷的小麦,并且除了“美”外关键还可得到更好的经济收益,有着更好收益的还有同为粮食类的薏米。那么,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刘海富:让小麦五彩缤纷

麦收时节前,记者来到河南新乡市嘉县的特色小麦育种基地。走进麦田,发现麦子除了高低差异、麦穗比较大之外,似乎与普通的麦子并没有明显区别,但仔细一看,其实里面大有文章。记者从不同地块里分别摘了几株麦穗揉搓后发现,小麦籽粒分别呈现紫色、黑色、绿色、灰色、咖啡色,色彩分明,与传统麦粒有明显差异。

培育彩色小麦 梦想已开出花

“很多人听到彩色小麦,第一反应就是转基因。其实,它不是转基因,它运用的是杂交技术,被称为‘远缘杂交’。”刘海富院长介绍,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团队培育的特色小麦正是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利用与小麦有原始亲缘关系的系列草类资源和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培育的一类新型的非转基因功能性小麦品种。

刘海富说,他培育出的彩色小麦,在麦穗方面,有的长度超过20厘米,有的宽度超过三指,还有的麦穗几乎看不到麦芒。这种麦子麦穗大,是与杂草杂交的品种,根系发达、秆儿粗壮、不易倒伏。

说起培育彩色小麦的初衷,刘海富告诉记者,20年前他做生意赚了好几百万元,但是除了赚钱他还想做点更有意义的事。于是,他跟着一位专家在田间地头做起了小麦杂交。这一干就是20多年,当初一块儿干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坚持。

目前,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种植基地拥有珍贵的彩色小麦种质资源8928份,62个成熟系种。其中“正能2号”“中鼎原紫1号”两个特色小麦品种已被农业农村部审定通过,这意味这2个品种的特色小麦可以大面积推广了。

开发彩麦食品 引领市场未来

“颜色不同的小麦跟普通小麦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营养价值有什么不同?彩色面粉制成的面点很快会上餐桌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刘海富说,小麦之所以呈现不同颜色,主要是因为种皮或糊粉层中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类黄酮物质,能够抗氧化、抗衰老并预防多种常见疾病。与普通小麦相比,彩色小麦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作用,且矿物质元素含量高,尤其硒、碘、锰和铁的含量十分突出,能够防癌、抗血凝以及除热、利小便、养肝气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目前彩色小麦主要有紫色、黑色、蓝色,但我们培育出的彩色小麦有紫色、黑色、绿色、灰色、咖啡色,它们的营养价值各有优势,人体保健成分含量比较高,把它们磨成粉再混到普通小麦粉当中,就可以做出各种颜色的面条、馒头,不用添加任何添加剂,让人们更健康。就拿面条来说,煮出来的面条,放在碗里,半个小时都不会坨。”刘海富说,他种植的彩色小麦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鉴定,里面的成分有很多普通小麦没有的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为了深入挖掘和推广彩色小麦技术,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还申请注册了麦草情、特麦酱液、中国特麦、特色小麦等商标及版权,并研发了特色小麦石磨面粉、挂面、烩面、火锅面、饺子面、馒头面等面食;特色小麦桃酥、面包、饼干、月饼等烘培食品;特色爆麦花、幼儿点心等休闲食品;特色小麦胚芽油、醋、酱油等调料;啤酒、白酒和特麦颗粒饲料等产品共60种。

显然,特色小麦具有既可食又可补的双重作用,为提高我国粮食质量,促进国民健康膳食,提供了重要的粮食新品种。

挖掘彩色小麦 全身是宝价更高

提起彩色小麦,刘海富更愿意称其为特色小麦。“在研发特色小麦的同时,我们还有意外收获。”刘海富拿着剪刀弯下腰,“咔嚓”一声,把麦子从根部剪断。接着又是三声“咔嚓”,三根吸管就诞生了。“这个品种的小麦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韧性强,生态又环保很适合做吸管。每亩特麦可切割吸管40万~60万支,按每支吸管1分钱算,农民可增加收入近6000元。”

“特麦吸管”品种是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从特色小麦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一种可作为吸管使用的特殊类型特色小麦品种。目前,该研究院共选育了3个特色小麦吸管品种,该品种的小麦茎秆粗壮、韧性强、产量高,切割的吸管原生态又环保。

为降低“特麦吸管”品种切割的劳动力成本,便于小规模种植农户的切割需要,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联合郑州大学农学院研发了第一代小型特麦吸管切割机,该切割机每小时能切割吸管5万支。随着品种种植规模的扩大,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的专家们又研制了第二代吸管切割机。第二代吸管切割机是收割和切割一体机,适合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刘海富拿着自己的“吸管作品”很得意地说:“只需要经过清洗、消毒等步骤,‘特麦吸管’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培育特麦品牌 做有意义的事

刘海富通过20多年的努力,让小麦与各种草类杂交,种出了五颜六色的小麦。这种小麦产量已达到甚至超过普通小麦,亩产在350~550公斤,抗病害能力强,富含各种元素,做出的食品口感更好,同时还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变废为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刘海富说,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优质专用加工型小麦产业仍旧薄弱,每年要花费20亿美元从国外进口。如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和国际关系影响,粮食安全风险依然很大。因此大力发展具有民族品牌的特色小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特色小麦是我国自主研发创制的民族品牌,未来在新技术促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促行业强化,大品牌促高端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作用下,拥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色小麦品牌将大步走向世界。

刘海富说:“20年前他只是对种植特色小麦感兴趣,仅仅是爱好,现在他觉得越做越有成就感。如果能大面积推广的话,希望特色小麦品质、产量上有所突破,在育种技术上有所创新,可引发特色小麦产业链产品的升级换代,相信特色小麦一定能大面积推广。”


“味稻小镇”驶入智慧农业快车道

所谓“味稻小镇”是指具有中高端优质稻米、产业化竞争力强、生态环境绿色化程度高、稻米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具有稻米产业品位高、绿色生态品位高、美丽形象品位高、现代文明品位高等特征。

“智多星”支招,让“智慧农业”提速

2018年9月,江苏徐州睢宁县邱集镇成功人选江苏省“味稻小镇”,为提升“味稻小镇”的含金量和农业产业强镇的品质,该镇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帮助下,邱集镇传统农业开始加速向“智慧农业”迈进。

5月18日上午,记者在江苏徐州市睢宁县的“味稻小镇”睢宁县邱集镇农业公司300亩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看到,3台育秧机流水线在不停运转,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繁忙却有条不紊地分工作业,放盘、覆土、播种……

育好的秧盘被送到秧田,等待着萌发出土。这看似简单的育秧工作,却包含着满满的“智慧”元素。

该基地使用的是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最新研制的对量对穴育苗播种流水线。首先该流水线机械化程度高。过去平整秧田畦面是人工作业,费工费时平整度还差,现在使用激光整地机整地,畦面平整如镜;其次节省秧田。以前5万亩水稻需要秧田2000多亩,现在工厂化集中育秧只需秧田300亩。

“联姻”智囊团,使传统农业升级

睢宁县邱集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全镇13万亩耕地,水稻种植面积12.5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

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帮助下,该镇建成了“镇农业公司+村合作社+新型职业民”的三级联动经营体系,300亩优质稻工厂化育秧基地服务5万亩优质食味水稻生产,为村集体土地合作社和种田大户提供“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

该镇还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了高楼冷库、陈楼粮库、厚德物流中心,培育了大米深加工企业13家,并通过仝海米厂与周边12个村发展订单农业。


千亩薏仁米种出“好日子”

夏季煮妇们喜欢用薏仁与绿豆煮汤,是因为薏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暑、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虽属小众的杂粮类,但因其较高的种植效益,已然成为安徽安庆市岳西县田头乡泥潭村村民们心头的最爱。

前不久,记者在岳西县田头乡泥潭村农田里看到,村民们趁着天气晴朗在农田里播种薏仁米,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村民忙碌的身影,构成了夏季乡野农耕的一幅美丽画卷。

“大家以株距40公分、行距60公分、深度在10公分左右播种薏仁米就可以了。”基地里指导大伙播种薏仁米的便是岳西县川心河薏仁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千生。

今年年初,田头乡政府不断地摸索和考察后总结出经验,一致认为,近些年种植薏仁米经济效益好,适宜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在田头村现已栽插650亩的基础上,今年又在泥潭、宁河、上畈等村流转450亩农田发展薏仁米,并承包给沈千生负责经营管理。

“现在每天雇30多名村民,分别以小工100元、大工180元每天的人员工资播种薏仁米,后期管理除草、清沟、收割还需要大量用工,全年仅劳务支出一项就达百万元。”沈千生介绍说。

“薏仁米分旱播和水栽两种,泥潭村和宁河村采取的是旱季播种,因为前期这些农田都是栽插水稻和茭白,多年水季操作使产量不断降低,旱季种植薏仁米可以取到改善土壤、调整产业的效果,而且近几年市场紧俏、供不应求,能有效实现优势互补。”田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万岳送说。

薏仁米每亩产量在200公斤左右,合作社以20元每公斤的价格收购回来统一销售,其经济收入是栽插水稻的5倍。初步估计合作社年利润在30万元,带动全乡农户创收近500万元。

据了解,田头乡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田地山场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做强、做大、做优农业上持续发力。而薏仁米也成为田头乡继传统产业茶、桑之后,又一项兴起壮大的支柱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还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户稳定增收。

编辑人员:王海晨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